雲南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
繪就團結進步繁榮發展和美畫卷

七彩雲南,是全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縮影。
“希望雲南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2020 年兩次考察雲南的殷殷囑托,為新時代雲南民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多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始終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定位,集全省之智、舉全省之力扎實推進。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雲南省堅持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統領民族工作,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於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各領域全過程,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全社會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成立由省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高位統籌推動,著力構建示范區建設政策支撐的“四梁八柱”。
黨的二十大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部署。雲南省踐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也不能少”的承諾,推動民族地區主動服務和融入全省現代化建設,聚焦“3815”戰略發展目標,政策、項目、資金持續向民族地區傾斜,完善基礎設施,培育特色產業,持續補齊民族地區發展短板,不斷增強發展動力,加快各族群眾共同邁向現代化的步伐。
“十四五”以來,雲南省民族自治地方GDP年均增速達5.83%,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民族地區運營運輸機場達到11個,6個自治州通高鐵或動車,所有鄉鎮和行政村100%通硬化路、通郵、通4G網絡,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各族群眾民生福祉大幅增強。
潑水節、目瑙縱歌節、火把節、闊時節……2023年,民族風情濃郁的雲南頻頻火爆出圈,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成為各族群眾狂歡的海洋,也成為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聚會。近年來,雲南省創新實施“枝繁干壯”工程,持續實施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和精品項目,並連續5年納入省政府10件惠民實事,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為“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增添絢麗光芒。
同時,雲南省創新打造“石榴紅”工程品牌,實施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各族群眾互嵌融居格局不斷深化。廣泛開展多主題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宣傳周、宣傳日活動,定期舉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民族團結進步大舞台等文體活動,持續開展各民族傳統節日等節慶活動,各族群眾在交往聯誼中增加了解、增進情感、增強認同。
2023年12月20日,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公示了第十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雲南省曲靖市等3個州(市)、安寧市等10個縣(市、區)、麗江市消防救援支隊等9個單位入選,數量居全國前列。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對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創新發展具有統攬性作用。近年來,雲南省打造創建工作升級版,啟動“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命名工作,實施全域創建行動,持續推進五級聯創,建立類型多樣的創建聯盟。截至目前,雲南省實施了四輪民族團結進步“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引領建設工程,打造了64個示范縣(市、區)、445個示范鄉鎮(街道)、5768個示范村(社區),形成了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示范創建格局。
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作出部署,明確提出打造374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升級版,團結帶領邊疆各族群眾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聖國土。
邊疆興則邊民富,邊民富則邊疆穩,邊疆穩則國安寧。雲南省統籌發展與安全,做活“邊疆”“民族”兩篇大文章,深入實施興邊富民工程,創新開展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實行“五級書記抓邊防”和邊境線“五級段長制”,構建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工作機制﹔建設邊境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長廊,打造1個邊境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聯盟、3條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帶、3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中心、6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片區,讓邊境一線成為維護民族團結、邊疆安寧的堅強屏障。(李正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