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滬滇協作共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3年11月26日10:31 |
小字號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雲南宣威“寶山”成了上海“寶山”翻山越嶺、情系萬裡的幫扶對象。上海市寶山區和雲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寶山鎮寶山村委會,因滬滇協作結下深厚情緣,上海“寶山”與雲南“寶山”攜手共繪了一幅鄉村振興新畫卷。

雲南省宣威市寶山鎮寶山村委會樹打箐村是一個坐落在烏蒙大山深處的普通村落,村庄距離宣威市區50公裡,建成村庄面積3平方公裡,居住有漢、彝兩族居民111戶340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的過程中,樹打箐村面臨著村內產業空心、資產閑置、人口嚴重外流等難點問題,如何有效激活鄉村振興源動力,推動村內產業提質升級增效,讓村集體賬戶充盈起來,村民腰包鼓起來,村庄富起來,成了樹打箐村的難題。

面貌一新的樹打菁村。

面貌一新的樹打菁村。

2021年10月,樹打箐村與寶山區結緣,被納入滬滇協作項目庫建設。2022年6月,寶山區率先投入100萬元滬滇資金幫扶樹打箐村開展美麗村庄建設。期間,寶山區工商聯、十余家愛心企業親赴樹打箐村指導村庄建設。

在滬滇資金的幫扶下,樹打箐啟動村內基礎設施提質改造、鄉愁喚醒、庭院美化、亮化工程、鄉村治理、產業培育、農村廁所革命等7項主體工程建設,村內不拆一棟房,不毀一口井,隻添磚加瓦,不毀花草林木,在保留原汁原味村庄的基礎上,為村庄注入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賦予村庄新的生命力。

2022年12月,一期滬滇協作項目建設結束后,樹打箐村獲評為雲南省綠美村庄。2023年,飽含著濃濃深情的第二筆100萬元滬滇協作資金再次投向樹打箐村。得益於滬滇資金的幫扶,樹打箐村舊貌煥新顏,跑出了鄉村振興加速度。

鄉愁“蝶”變 讓村庄美起來

通過賦能綠美鄉村建設,激活生態振興源動力,村內“三堆”變“三園”、農村“廁所革命”、村庄綠化美化等多點開花,村庄顏值和村民居住品質跨越式提升,全村一半以上的農戶都有了自己的小花園,三分之一以上的農戶小花園達到了市級美麗庭院標准。村內建設因地制宜,保留村庄原汁原味,留下煙火氣和人情味,在建設中堅持花小錢,辦大事,讓“廢料”變資產,避免大拆大建。

老舊房屋經過簡單修繕后成為特色民宿,圈舍改造成畫坊,“三堆”清理后變成小菜園、議事角,百年老宅、百年古井等歷史遺跡進行保護性修繕,改造成鄉愁館和茶吧取水地。以百年鄉土文化為村庄培根塑魂,挖掘村內民俗文化、傳統手工和美食制作工藝,建設百年手工作坊。村裡的每一棵花草樹木、每一口古井都有了名字,每一棟老宅都得到了保護,村庄有了記憶和靈魂,村內的各個角落洋溢著濃濃的家國情懷。

蝶變后的百年老村,留住了鄉愁、煥發了新顏、人與村與林與山怡然共生,成了全市美麗村庄的典范。

面貌一新的樹打菁村。

面貌一新的樹打菁村。

村庄“速”變 讓村庄火起來

瞄准農旅融合發展,在村內建設親子樂園、水果採摘體驗園、共享農場、婚紗攝影基地、鄉愁體驗館、萬壽菊觀賞園等特色觀光休閑農業,吸引市民下鄉入村。

搶抓曲靖避暑經濟等政策機遇,大力開展引客工程,通過長短結合措施,向外吸引重慶、沿海城市特定群體到村內長住避暑。向內充分發揮毗鄰市區、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鎖定城區研學、假期培訓、親子體驗等消費群體,打造周末經濟、假日經濟。充分挖掘網紅村、打卡村客源,針對性開展流量營銷,2023年五一小長假等節假日日均入村客流達到500人以上。2023年以來,接待周邊鄉鎮觀摩學習一千余人次。

產業“聚”變 讓村庄富起來

緊緊牽牢產業強村富民的牛鼻子,大力培育業態經濟,蓄積產業振興驅動力。通過對村內現有產業提質升級增效,同時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和增收點,新老產業兩頭齊發,實現了傳統產業發展有突破,新興產業發展有亮點。

2023年,村內酒廠、養殖等支柱產業實現年創收800萬余元,創造就業崗位19個,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和多渠道增收。特色支柱產業又帶動萬壽菊種植、手工作坊、畫坊、婚紗攝影等業態成為新的創收增長點。大小產業互聯互推,有效帶動客流、消費流的增長,個體花圃、盆景制作等庭院經濟有效激活,實現年創收5萬元,全村產業培育和產業聚集初見雛形。

面貌一新的樹打菁村。

面貌一新的樹打菁村。

資產“值”變 讓村庄活起來

通過對村內僵化的資產資源鬆筋骨,輸血盤活,讓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金、村民變股東,實現資產增值增效。

村內黨員示范帶頭、把閑置的宅基地、廢棄圈舍、百年老屋、小菜園等資產騰退流轉出來,由黨支部統一進行規劃設計,村集體和村民共同投資改造,村集體和村民按照保底收益+入股比例+整村分紅的機制進行分紅,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村5.6畝閑置宅基地流轉到村集體,建設露營地和拓展基地。11間荒廢老宅流轉到村集體,改造成農家樂、倉庫。23間老舊圈舍流轉到村集體,改造為畫坊、書吧、茶吧、燒烤地、農特產品小賣部。村庄內分散的25畝土地全部聚合起來,流轉到致富帶頭人手中,發展萬壽菊種植、水果採摘等特色觀光農業。

在資產管理中,重點突出滬滇幫扶資金使用績效管理,寶山區幫扶資金形成的資產編碼登記在冊,由村集體統一管理,確保資產保質保值。同時在村內建設樹打箐美麗村庄滬滇協作標識牌,向村民介紹上海市社會經濟發展和風土人情,介紹寶山區“村企聯建”企業家的風採,向群眾傳遞感恩之心。

經過兩期滬滇協作項目幫扶建設,短短兩年時間,樹打箐村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小山村蝶變成遠近有名的網紅村、示范村、樣板村,獲評宣威市唯一的省級綠美村庄、曲靖市人居環境三星級自然村、曲靖市鄉村振興示范點、農村廁所革命示范點、滬滇協作示范點,滬滇協作結出了累累碩果。(張天旭、周開平、蒲友文 文/圖)

來源:宣威市融媒體中心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