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開遠:把民生事辦出“含金量”

“群眾最關心什麼問題?”“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是否切合實際?”“建議是否辦理到位?”近年來,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人大常委會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將“三個問題”作為工作方向,充分發揮代表聯系選民、收集社情民意的職能作用,不斷將群眾操心事、煩心事就地轉化為暖心事,吹響了全市人大代表履職擔當“集結號”。
深入田間地頭,實地了解群眾所憂所願,是提高人大代表履職能力的有效途徑。
開遠市人大代表到靈泉街道城干村委會路腳村民小組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楊林攝
靈泉街道城干村委會丫記村壩塘是村民們牲畜飲水、生產用水主要供給來源。開遠市人大代表王永勇走訪時,村民反映壩塘年久失修,蓄水取水難問題,經實地走訪,王永勇提出清理丫記村壩塘淤泥的建議。
今年6月,開遠市人大常委會安排9.8萬元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用於壩塘清淤。清淤后,雨季壩塘最高蓄水量一萬余立方米,村民再也不用為牲畜飲水、生產用水難的問題發愁了。
群眾“點單”,代表“接單”成為開遠市人大代表工作新常態,而要讓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徹底變成暖心事,則需要全市各級有關部門的協作支持。
在羊街鄉紅土村委會,一場熱鬧的“代表議事長桌會”成為基層代表與有關部門集體議事的新方式。
開遠市人大常委會在羊街鄉紅土村委會召開“代表議事長桌會”。楊丹攝
“大庄河柏棕村入三角海口段約200米處經常蓄水,周邊是群眾休閑聚集地,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建議在該河段修建防護欄。”“榮盛村委會河灣村民小組村道路年久損壞,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出行,建議對該路段進行擴寬硬化。”會上,羊街鄉基層代表踴躍發言,直奔主題,從鄉村道路硬化、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出了16條事關群眾、合理可行的意見建議。參會部門一一“接招”,從政策資金、辦理措施和下一步打算等方面答復代表建議。一場“代表議事長桌會”下來,當場答復辦理8件、待現場復核1件、納入下一步工作計劃7件。
老秧村至蒙自市西北勒鄉下左美村委會砂石路修繕前后對比圖。開遠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除了‘代表議事長桌會’,開遠市人大常委會還舉行‘代表議事草墩會’‘代表議事田埂會’,通過代表集中議事聚群策,做到代表議事會開到哪裡,就將群眾事解決在哪裡,切實把小項目干出‘大動作’,把民生事辦出‘含金量’。”開遠市人大常委會選聯工委主任李海龍介紹。
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督察抗旱保生產和林長制工作。楊林攝
開遠市各級人大代表堅持深入群眾生產生活第一線,將一個個片區的代表和各有關部門聚到一塊,形成會前不定主題、代表不寫材料、部門現場辦理、會后持續跟進的工作機制,以群眾視角看問題,以代表身份謀發展,讓人大工作看得見、摸得著、可感知,共同將民生實事辦到點子上,辦進群眾心坎裡,贏得群眾信賴。
今年以來,開遠市人大常委會共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議189件,內容涉及經濟建設、農村、林業、水利、城建、交通等方面。在全過程監督下,代表建議辦結率、滿意率為100%。(楊丹、楊林、李雪瓊)
來源:開遠市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