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陸良:畫好發展同心圓 繪就爨鄉新畫卷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高質量快速推進創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工作。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著力在豐富內涵、創新載體、完善機制上下功夫,繪就全縣上下各民族和睦相處、同心向黨、團結奮斗的生動畫卷。
陸良縣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文藝晚會。
立好“風向標” 堅定不移推動民族團結進步
在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中,陸良縣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全過程,累計組織“萬名黨員進黨校”、干部初任培訓、干部輪訓、理論宣講等各類教育培訓80余場次2.1萬余人。
陸良縣健全黨委領導民族工作的體制機制,通過搭建“聯誼+”創建平台、“聯盟+”示范平台、“融媒+”宣傳平台,全域化推進“十進十創”。目前,陸良縣已建成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帶2條,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圈15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聯盟5個,創成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15個、市級示范單位19個、縣級示范單位108個和教育基地1個,形成以點連線、以線串片、以片擴面的創建工作格局。
陸良縣龍海鄉古都邑村各族群眾載歌載舞。
唱響“主旋律” 民族團結進步意識深入人心
陸良縣深化主線教育,傳播傳統文化。依托149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市域社會治理中心,搭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平台,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搭建群眾便於參與的平台,開辟群眾樂於參與的渠道,開展歌舞展演、書法攝影展,爨陶、爨繡、爨服等非遺傳承展示,“眾人說爨”“爨鄉書畫”“爨鄉古樂”等系列活動,教育引導各族群眾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
在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中,陸良縣充分挖掘紅色資源,舉辦“紅色故事大家講”“紅色影片放映”等活動1626場,傳承“陸良八老”精神,組織參觀學習活動586場﹔並深化省級文明城市創建,416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小隊,開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4541場次,服務5.2萬余人次。評選“身邊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先進273人次,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各族群眾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把好“航船舵” 經濟社會發展步伐行穩致遠
陸良將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把工業經濟作為發展的第一動能,建設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確定“兩區一基地”發展目標,深入落實“一平台三機制”。2022年,全縣村(社區)集體經濟均超過7萬元﹔完成鄉村振興“百千萬”示范工程建設52個,打造示范鄉鎮1個、精品示范村3個、美麗村庄28個﹔繼續鞏固山區初中教育縣城集中辦學成果,改革中小學校長選人用人制度,公開選拔中小學校校長,被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推進生態宜居建設,積極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率達99.4%,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省級美麗縣城,民生福祉進一步增強,如期兌現了讓全縣各民族都要過上好日子的庄嚴承諾,各族群眾在跨越發展中進一步堅定“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高質量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檔升級,著力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陸良篇章。(桑俊燕 文/圖)
來源:陸良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