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創新推出“編外院長”制度 黨政 “一把手”挂鉤薄弱醫院解決困難問題

8月18日,雲南召開全省衛生健康大會。雲南省委書記王寧要求,各級黨政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工作理念,“一把手”要親自抓,帶頭挂鉤聯系至少1所本地區薄弱的醫院,當好“編外院長”。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年來雲南省准確把握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努力讓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務更貼心”,全省衛生健康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比如:縣醫院達到國家基本標准的數量實現從0到130家的歷史性突破﹔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長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全省因病致貧返貧人群全部脫貧,為打贏脫貧攻堅硬仗立下大功﹔疫情期間沒有一例病例外傳,牢牢守住了祖國西南大門,等等。
疫情防控期間文山州醫療衛生工作者堅守崗位。
“一個人最大的幸福是健康、最寶貴的是生命﹔抓衛生健康事業,就是抓廣大群眾和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不可耽擱。”王寧說,今后雲南省要著力解決好高端太少、基層較弱、分布不均、人才緊缺、健康管理滯后等問題,全力推動雲南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會議當天,雲南省印發了《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10大工程44個重點項目,集中力量推動衛生健康事業“三年上一個大台階”。這份文件中的一項重點就是要優化醫療服務體系,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方面重點打造幾所群眾“家門口”的好醫院和一批專科“高地”,另一方面提出提升市縣兩級醫療服務能力,並兜牢鄉鎮基層醫療服務的網底,真正做到讓老百姓“大病不出省、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在鄉鎮村裡解決”。同時,完善公共衛生體系,讓群眾少生病,把預防作為“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雲南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篩查隊員正在為邊遠山區小學進行先心病篩查。
按照雲南省黨政領導“補短板、強弱項”聯系工作制度,各級黨政“一把手”每年至少要專題研究部署2次衛生健康工作,還要帶頭挂鉤聯系至少1所本地區薄弱的醫院,實打實幫助解決困難問題。王寧要求,衛健、醫保等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干部要以患者身份開展看病就醫走流程體驗,親身感受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准、把對策提實,解決一批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
2023年7月24日,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個傳染病專科醫院——大理州傳染病醫院正式投入運營。
據悉,雲南省第一批主題教育開列的37項民生項目清單中,涉及群眾看病就醫的有7項,約佔20%。雲南省委提出,通過推動解決看病就醫等難題,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效真正惠及群眾。(謝煒 陸橙 段馮媛)
來源:雲報客戶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