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富源: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中安街道回隆社區圍繞“吃有特色、看有亮點、聽有故事、玩有樂趣”的思路,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區先導工程,走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樣板之路。
湯鍋加工。
回隆社區素有“縣城后花園”之稱,距縣城9公裡,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森林資源豐富,風景秀麗,獨特的民俗文化、飲食文化是這裡的靚麗名片。中安街道“回隆牛湯鍋”是富源當地出名的一道特色菜,制作技藝已傳承 600 多年歷史。為保護傳承發揚湯鍋文化、發展湯鍋經濟,帶動社區群眾共同富裕,社區黨組織組建鄉賢會,鼓勵鄉賢保護傳承地方特色餐飲文化、補鏈延鏈牛產業、做強做優牛品牌。目前村裡有400多戶村民經營牛湯鍋,店鋪遍布全省各地,有的甚至已經開到省外,其中部分品牌效益逐步顯現。肉醬、牛干巴等10余種熟食產品已被開發銷售,逐步形成村裡飼養、屠宰加工、湯鍋售賣、電商銷售全產業鏈。2022年,“牛經濟”帶動勞動力就業近1000余人,其中脫貧人口及三類監測對象200人,人均增收1萬余元。
游客在景點游玩。
通過建設晚秋紅心桃基地、優質烤煙種植示范基地、辣椒種植加工示范基地、農耕文化講習所、研學游學中心、農技人才培訓中心、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基地、傳統手工體驗坊等農業產業項目,回隆社區擴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去年以來,回隆社區通過土地流轉、就業務工、入股分紅等方式,推廣種植晚秋紅心桃1500余畝。2022年,第一批種植的500畝晚秋紅心桃實現銷售收入500余萬元,帶動46戶脫貧人口及三類監測對象戶均增收5000元。
回隆社區還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和萬畝林場、回隆水庫的生態“顏值”優勢,布局森林棧道、休閑餐廳、文創小屋、文藝茶館、象山書院、簡餐、高端民宿、酒吧、鄉村夜市、戶外探險等城郊旅游度假新業態。
春可踏青賞花,夏可拾菌避暑,秋冬季節摘果、品湯鍋、看雪景……隨著游客越來越多,回隆社區群眾的增收渠道越來越寬。(鄒永改、張政偉、楊權風 文/圖)
來源:富源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