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宣威奏響民族團結“進步曲”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做好常態化宣傳教育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營造民族團結進步濃厚氛圍,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宣威市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與省級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創建活動相結合,構建一批宣傳教育基地和實訓基地,形成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館、博物館、烈士紀念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青少年發展中心、火腿美食文化主題街區、虎頭山教育基地為主的“三館兩中心一街區一基地”示范帶,打造3個主題公園,建成“道德大講堂”30個,村史館、便民服務中心51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399個,被命名為“雲南省文明城市”“雲南省衛生城市”。為傳承保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威花燈,先后創作、演出花燈劇(節)目1000余件,10余次出席省級以上匯(調)演,70余件作品在國家、省、市級獲獎。
當地收集整理民族傳統文化38項,收錄瀕臨失傳的民族民間古籍122冊。楊柳鎮可渡村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21年以來,109支志願服務隊常態化宣講1264場、受眾30余萬人次,組織黨員干部到挂鉤單位、“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社區宣講2756場、受眾6.2萬人次,現場培訓11場1萬余人次,公益紅色電影放映1986場次,宣傳推介典型經驗600余篇,10626個大喇叭定期播放,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宣威市廣泛開展評選表彰活動,創建“文明家庭”105戶,“道德模范”省市縣級78人、“新時代好少年”75人、“中國好人”1人,十星級文明戶1萬余戶。2021年度宣威市彩虹行動公益協會被推選為“全國最佳志願服務組織”。以“三張文化名片”為載體,用心用情講好驛道文化故事、紅色文化故事、火腿文化故事、中華民族大家庭故事,寓教於“事”、潛移默化中展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畫卷。(孔海燕)
來源:宣威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