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寧洱:數字“智”變 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需求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農業產業開始採用數字化、智能化等先進技術,賦能產業發展。
中國寶武在對口幫扶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過程中,運用旗下公司開發的信息技術與寧洱縣實體經濟有機融合,通過建立數字信息平台,提供運營服務,致力一二三產業數字“智”變賦能鄉村振興,從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位於寧洱縣游客服務中心的現代咖啡產業創新園,由上海市金山區和中國寶武共同援建,中國寶武投入340萬元,主要用於打造“寧小豆”咖啡(區域)品牌,幫助建設數字管理平台、寧洱咖啡研究院和專家工作站等。
當前,該產業創新園的大部分硬件設施已安裝使用,在數字管理平台中,全縣咖啡產業布局、咖農信息、企業動態等情況一目了然。
寧洱咖啡豆公共平台。楊媚攝
“行業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及時更新資訊,使咖農及時了解到近期咖啡的價格變化趨勢,同時可以協助行業主管部門了解咖啡產業發展方向。”寧洱縣茶特發展中心咖啡股工作人員王笑嫣介紹,該平台可實現從基地種植端到精深加工端,再到產品延伸及銷售端等價值鏈的展示。
據介紹,有了平台上咖啡數據的支撐,寧洱縣在服務咖啡產業工作中將更加精准便捷。根據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手段,逐步構建全縣10.35萬畝的咖啡數字經濟體系,為寧洱發展數字經濟注入活力。
在新建設的寧洱縣農特產品數字展銷中心裡,所展出的農特產品除了有來自普洱市內江城、鎮沅、寧洱三個縣以外,還同時展出了廣西上林、內蒙古翁牛特、青海同德等地的農產品,而這些地區,都是中國寶武在全國對口援建的市、縣。
結合寧洱縣區位優勢,中國寶武運用旗下公司的信息技術結合以上幾個縣區的特色產業情況和產品信息,在寧洱縣投入幫扶資金128萬余元搭建網絡中心集中呈現。
寧洱縣農特產品數字展銷中心自2020年成立以來,已實現2億元的銷售量。項目還附帶精深加工生產線,蜂蜜、谷物類、調味茶等一些特產也會在展銷中心完成生產。
“我們將中國寶武幫扶的九個縣的所有商品,都統一出口后再對外輸出,不僅提高了效率,還降低了成本。”中國寶武下屬技術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將同類商品放在同一個平台去競爭,還能實現自我優化,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
與此同時,數字鄉村管理雲平台已在寧洱縣同心鎮鍋底塘村、寧洱鎮化良村試點推進,今年還將在寧洱縣20個村推廣,平台微心願模塊已對接中國寶武智慧工會平台,將幫助村民實現480個心願,為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發揮促進作用。
多年來,寧洱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也在中國寶武的幫扶下,電商培訓、農產品直播間等功能愈加完善,為促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培育電商人才隊伍,激發電商創新創業活力保駕護航。
信息技術連接著四通八達的網絡,也連接城鄉建設,信息數字智能的運用,老百姓不光能把農田收獲的產品變成錢,林農所擁有的林木資源轉換成碳匯后也將會是一筆收入。
寧洱縣作為雲南省唯一一家全國林業碳匯試點縣,中國寶武在資金、技術、人才、平台、服務等方面給予寧洱全面支持,幫助搭建寧洱碳匯資源數字化管理平台,建立林業碳匯項目庫,“森林增匯示范”“碳匯計量監測示范”和“碳匯交易及融資模式示范”等舉措,使林農變“股民”,碳匯變鈔票,助力鄉村振興。
寧洱縣林草局局長吳永德表示,下一步,將對全縣林權所有者的森林資源進行全面的普查調查,核實清楚不同森林類別的碳匯固碳能力,探索天然林經營增匯的主要關鍵技術和手段,實現林農手中持有的林業自然資源,由資源變數字,由數字實現效益,為寧洱縣雙碳工作提供重要理論依據,同時通過資源轉型,運用數字技術為寧洱縣綠色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楊媚、高夏龍杰、李汶燕)
來源:寧洱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