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把鄉村的日子過出幸福滋味”

本報記者 曲 頌
2023年05月06日08: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把鄉村的日子過出幸福滋味”

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一些在中國生活多年的外國友人成為這一進程的見証者,他們向本報記者講述了自己眼中的中國農村新氣象。

“讓更多人了解真實的中國鄉村”

春暖花開時節,一名高個子的德國小伙奔走在雲南各地。彝族阿細人的“祭火節”,傈僳族的“闊時節”,景頗族的“目瑙縱歌節”……中國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節日慶祝活動一一進入小伙的鏡頭。

羅伯特·阿道夫2017年來中國工作,他把自己喜歡的中國美食——包子作為自己的中文名字。2021年,阿道夫在中國旅游時偶然遇到蒙古族居民,發現他們的生活方式如此不同,這引發了他深入了解中國少數民族的願望。拿到中國駕照后,他迫不及待地和朋友開車從江蘇東海出發,開始拍攝紀錄片《包子的民族紀行》。

“我想做一些有深度的東西。我要和當地民眾做朋友,玩到一起、生活到一起。”2022年一整年,他幾乎都在貴州省度過。走訪幾十座村寨,喝過侗族婚禮上的攔門酒,用岜沙苗寨的鐮刀剃過頭,穿過水族世代傳承的馬尾繡,收獲滿滿的友情。

“人們把鄉村的日子過出幸福滋味。”阿道夫把自己沿途拍下的視頻上傳到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很多德國觀眾給他留言:“我好羨慕他們的快樂!”“誰說中國人拘謹內向的?明明非常熱情!”

在中國,阿道夫感受到各地鄉村的千姿百態。“在江蘇的鄉村,人們會養殖小龍蝦。西南地區的農村就完全是另一種狀態。”阿道夫說,行走途中,很多老人告訴他,他們年輕的時候過得非常苦,吃不飽、穿不暖,山裡也沒有路,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村寨。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位於深山裡的村寨通了公路,政府給村民蓋起了保障房,每家每戶都建起了衛生間、廚房,村裡還建起了現代化的學校和籃球場。村民們的收入增加了,可以時常坐車到城裡逛一逛。

在阿道夫看來,中國的農村“一直都在發生新的變化”。今年,阿道夫准備繼續深入探索雲南各地少數民族的生活。“在民族地區的體驗很精彩,很多體驗可能一生隻有一次。我想更好地記錄下來,把完整的中國鄉村文化分享給更多觀眾,讓更多人了解真實的中國鄉村。”

“鄉村產業發展起來,年輕人也慢慢回來了”

在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金竹鎮的一家農戶裡,露絲正在熟練地炸著春卷。這位來自烏干達的媳婦已經在這裡生活了8年。

露絲曾在中國商人開設的家具城做銷售員,踏實勤奮的她嫁到中國后主動向丈夫學習中文,不到半年就能用中文和村民們問好寒暄,漸漸融入了丈夫家鄉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露絲開始嘗試用視頻分享自己的生活。視頻中,她和親友一起割草、養雞、趕集,照看村裡老人、幫村民採茶……不少網友通過她的視頻喜歡上麗水鄉村,愛上麗水美食。談起在中國農村的生活,露絲滿臉都是幸福的微笑:“這裡空氣好、環境好。我們可以在花壇裡種花,在農田裡種菜,上山採茶。兒子讀小學了,很聽話。還有這麼多善良熱情的朋友支持我,我很滿意現在的生活。”

第一次到丈夫家鄉時,露絲記得換乘了好幾趟公共汽車,在山裡轉了好久。8年來,金竹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道路平整通暢,快遞能直接送到村裡﹔家家戶戶通了自來水,還專門建了菜市場和大超市。“公交車方便又干淨,村民們出行更便利。垃圾分類讓村裡環境干淨整潔。婦女受到重視,村鎮干部時常向我們宣傳怎樣保護身體健康,如何增進家庭和諧。”

結婚頭幾年,露絲的丈夫經常去外地打工,留她一個人在家帶孩子。“現在,鄉村產業發展起來,年輕人也慢慢回來了。”露絲說,“青年返鄉創業,炒茶制茶、榨茶籽油、養有機魚、開農家樂和民宿……大家都在努力致富。村裡還鼓勵我們發展電商,開展直播帶貨。”

“中國農村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民風淳朴,人們互幫互助,有非常深厚的鄉土情誼。”露絲說,從去年8月到現在,她已經策劃了8場直播,累計銷售農產品20萬單,“這只是一點小成績”。露絲最希望帶火的是農產品,把當地土雞蛋、檸檬、紅柚、芒果等特產多多賣出去。“我得對得起大家的支持和喜歡,幫助鄉親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優質的公共服務讓所有人受益”

“很榮幸成為喜洲人。”最近,被稱為“洋村長”的美國人布萊恩·林登正在宣傳自己的新書《尋鄉中國:林登的故事》。林登表示,這本書是他給結緣近40年的中國寫下的一封“情書”。

2005年,林登與妻子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找到一座特色鮮明的建筑——楊品相宅。在當地政府的支持與幫助下,林登與喜洲近百位工匠花了18個月時間對這座老宅進行保護性開發,將其打造為酒店和教育文化交流營地——喜林苑。

在喜洲生活近20年,林登目睹喜洲從一個安靜的村庄成長為熱門旅游目的地,經濟社會發生可喜變化。“中國在改善基礎設施方面成績卓著:公路、鐵路、機場、醫院、學校……優質的公共服務讓所有人受益。”

游歷世界各國和中國各地,林登最終選擇在中國雲南鄉村扎根。“中國的鄉村處在新舊元素的交融之中,在這裡可以看到中國鄉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在這裡,林登找到了一種平衡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深度融入家庭關系和公共生活,讓生活更有溫度。

在當地農村,林登感受到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心,也深刻地理解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此心安處是吾鄉。”林登希望借蒼山洱海這方歷史底蘊厚重的舞台,把中國百姓的故事講給世界聽,打破一些人對中國狹隘和偏頗的看法。自2010年以來,喜林苑已接待了數百個田野研究項目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名學生,也通過電影工作坊把兩名白族女中學生自制的紀錄片送到紐約參加電影節。

喜林苑外的稻田裡,既能聽到農民的歌聲,也不時傳來水稻種植機的聲音。“中國政府正致力於平衡發展與保護鄉村文化,並通過思考周全、眼光長遠的發展規劃、延續性的政策來一步步將其變為現實。”林登在見証鄉親們有了更美好生活的同時,也希望人與土地和自然的聯結能夠延續,美好的文化傳統能夠永久留存。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06日   第 03 版)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