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文旅活動添彩假日生活
游客參與昆明晉寧區昆陽街道下方古城村“三月十三”民間民俗米線節的“仙女散花”活動。本報記者 楊崢 通訊員 楊崇雲 攝
游客在昆明斗南逛花市、購鮮花。 本報記者 楊崢 攝
春和景明,八方游客匯聚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初步預測,今年“五一”假期,全省接待游客將超過3000萬人次,同比增長140%以上。依托地方特色,全省各地紛紛推出文旅融合新產品,合力打造主客共享、場景煥新的沉浸式消費體驗,添彩假日生活。
“國風大賞 品韻花朝”首屆花朝文化節在彌勒市紅河水鄉開幕。來自廣西的大學生小詹特意穿漢服游園:“特別期待祭祀花神、漢服走秀、花船巡游。近幾年流行漢服,讓更多傳統元素走入大眾視野。約好友踏青賞花,就好像穿越回古代繁華的市集,身臨其境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我和朋友之前就去西雙版納約拍過,但這次要解鎖一個新玩法。”重慶的上班族田迪刷著攻略,迅速搶票。“春歡·千年婚約”沉浸式劇本游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聽御花園的重磅項目,包含6大主線劇情、20余個互動環節、50余位非玩家角色。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走馬觀花已不能滿足年輕群體的旅行需求。我們結合歷史背景、民俗文化和戶外資源,花了10個月打磨劇本,讓每一次的情景表演都像是王朝的縮影,讓玩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沉浸式體驗傣族王室禮儀、特色小吃、民俗文化、歌舞樂器等。
撫仙湖畔,第31屆立夏節暨第六屆儺戲文化節在澄江市舉行,國內儺文化表演團隊受邀前來展演。昆明市民張健對古滇儺戲頗感興趣,他說:“儺戲原始、神秘、恭肅,現場看直擊心靈。然而,古老的藝術卻面臨斷代尷尬,把非遺文化融入旅游經濟是很好的嘗試,既保護了傳統文化,也兼顧經濟效益。”澄江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立夏節追溯澄江文化本源,融入創新升級的理念,除了儺戲、耍龍、舞獅等傳統節目,還有現在流行的走秀、傣迪等共47場文化活動。“時隔三年煙火氣再度回歸,我們想舉辦一場高品質的節日盛宴,打造全市過節、全民參與的盛況。”
鑼鼓陣陣,第17屆中國·墨江北回歸線國際雙胞胎節暨哈尼太陽節在“雙胞胎之鄉”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隆重舉辦。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對雙胞胎、多胞胎與當地數萬名各族群眾、游客歡聚一堂。雙胞風情大巡游、墨江預制菜新品發布會、哈尼抹黑臉狂歡、哈尼長街宴、劃拳大賽、婚俗體驗等17項活動讓游客領略絢麗的哈尼風情。“墨江的雙胞胎節太歡樂了。”倪女士一家從西雙版納返程的路上經過墨江,遇上篝火晚會,她說:“人山人海,但是很有意思,人與人之間沒有陌生感,還有好多節目,准備接著去吃長街宴。”
多彩的展演持續不斷。昆明世博園舉辦“花生好事”世博園奇花妙趣“森活節”,涵蓋賞花、購花、玩花、吃花、喝花等系列活動,以及與花相關的研學開放課、民謠樂隊現場音樂會。昆明大觀篆新農貿市場舉辦“春野春食”藝術展,游客在逛吃之余,亦能欣賞藝術家用AI創作的菜市場場景藝術。騰沖皮影戲《騰沖往事》將傳統布景與全息投影技術結合,賦予古老戲劇現代觀感。彌勒市可邑小鎮“夜游可邑”項目通過霧森、燈光、互動投影、3D裸眼投影秀等手法,對古村的建筑及環境進行改造設計,呈現亦幻亦真的視覺效果,賦予古村新的形象和生命力。(郭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