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梅裡時評

為不會網上預約的老年人預留線下通道

2023年02月24日08:3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為不會網上預約的老年人預留線下通道

近日,有網友反映,故宮隻能憑預約進入參觀,不會網上預約的老人因此無法進入故宮游覽。故宮博物院對此回應稱,老人可到綜合服務窗口咨詢,若有余票,可辦理當日票參觀。媒體探訪發現,恭王府、香山公園等景點均為老年游客預留了一定數量的線下門票,中國美術館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均表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憑借身份証直接進館參觀,不需要提前線上預約,且都不受線上預約人數限制。

數字化時代,借助各種新技術,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讓社會運轉更加高效。與此同時,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不少老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在出行、購票、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遭遇各種不便。

實施線上預約參觀,的確會讓大部分用戶購票更加方便,既能更好地控制客流量,也能節省售票成本、提高售票效率﹔但是,科技手段的運用,不應該拋下那些跟不上科技步伐的人們。不使用或者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人,不能被忽略,甚至被政策歧視。

對少數弱勢群體的特殊關照,是文明社會該有的溫情。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具體到老年人享受文旅服務,文旅部也曾出台過明確規定,要求保留傳統線下購票方式。

老年人線下購票難,以及老年人在智能時代遭遇的各種辛酸,背后的實質還是服務意識不到位。像故宮這種人流量大的景區,該不該為老年人預留一些線下門票,該預留多少,如何才能兼顧公平與效率,需要基於數據分析作周密規劃和動態調整。隻要服務意識到位,真正把老年人群體放在心裡,全國各地文化場館、公園景區的適老化服務方案,總有一些好的經驗可以借鑒。

數據顯示,我國已有近2.5億的老年人口,面臨著全球規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續時間最長的老齡化進程。國家衛健委曾預計,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佔總人口的34.9%。老齡化進程中,總會有人跟不上技術的發展,適老化服務應該是持續的過程。用人性化服務彌合“數字鴻溝”,為老年人盡可能考慮周到一些,應該成為一種常態。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為了老年人群體的特殊需要,部分服務可以不必那麼高科技,不妨傳統一些。在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上,要給老年人留下一片慢生活的天地,讓發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個人。(舒聖祥)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