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呵護一方碧水

2022年11月13日08:39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呵護一方碧水

近年來,雲南省深入推進以污染防治攻堅戰、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六大水系保護修復等為重點的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全省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九大高原湖泊水質總體向優向好。扎實推進全面禁漁、兩污治理、面源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綠色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六大行動”,開展截污、治水、固土、增綠、減人、轉型、共生、協同八項重點工作,全面實施小水電站拆除清退、城鄉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硫磺礦渣整治等“九大攻堅行動”,保護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瀘沽湖

廣泛動員 織密保護網

“湖泊革命”開展以來,麗江市制定出台《麗江市瀘沽湖保護條例》,成立瀘沽湖派出所,建立以警務信息互通、邊界聯防互動等為主要內容的滇川涉湖跨縣聯控機制,提升綜合管控能力。堅持五級河(湖)長制共同發力,落實《川滇兩省共同保護治理瀘沽湖“1+3”方案》,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開展聯合執法和巡湖,堅持共治共管﹔實行處級領導包村負責制,構建“政府+群眾+商戶”全民護湖機制,保護治理理念不斷深入人心。

麗江市建成64公裡污水收集管網、20座污水提升泵站、2座污水處理廠和垃圾減量化處理項目,實現沿湖村落污水管網全覆蓋,污水排放達一級A標﹔治理沿岸水土流失面積13.5平方公裡,建設湖濱帶植被55.5公頃﹔已建成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瀘沽湖自來水廠一期、垃圾減量化處理、永寧片區污水收集處理系統等9個項目﹔按《瀘沽湖水生態環境治理“十三五”規劃》投資6.789億元建設的17個項目現已全部完工。

大力實施拆遷還湖、系統治湖,瀘沽湖沿湖17處親水平台和6個碼頭拆除並恢復自然形態,拆除臨湖80米生態紅線范圍內180戶民居客棧、73戶違建和95處私搭亂建,流轉湖濱生態紅線內1122畝土地和水源地、1540畝林地、1345畝一般性耕地,系統治理入湖河道和山水溝渠,確保入湖水質達標。同時,在流域周圍建成6座瀘沽湖水質自動監測站,建成瀘沽湖環保所,啟動實施智慧瀘沽湖項目,湖泊研究中心挂牌運行,為系統治理提供科學支撐。聚焦瀘沽湖保護治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多管齊下、系統發力,打好瀘沽湖保護治理攻堅戰。

目前,瀘沽湖水位始終穩定保持法定水位線,水質常年穩定保持國家地表水Ⅰ類,流域內森林覆蓋率達80.2%,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

異龍湖

提升合力 強化源頭治理

為進一步改善異龍湖入湖河道水質,提高沿湖村庄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石屏縣壩心鎮堅持問題在一線發現、難題在一線解決,對流域內不具備納入污水處理廠處理、不具備建設小型污水處理站的村庄,持續推進生物氧化塘建設工作。

為了讓當地村民了解建設生物氧化塘的目的和意義,村委會組織村民到海馬裡村正在建設的生物氧化塘現場進行觀摩。“保護異龍湖我們非常支持,這是關系到子孫后代的好事情。”紅土坡村村民白定文表示,聽說村裡要建生物氧化塘來保護異龍湖,大家都積極配合。昔日的高密度魚塘已不見蹤影,如今,各家各戶的生活污水都被引流到生物氧化塘中。

異龍湖共有沿湖村庄34個,壩心鎮涉及19個。生物氧化塘建設具有工程投入少、運行成本低、佔地少、管網集中、受惠面積大等優點,把周邊的生活污水收集到氧化塘后,通過微生物和藻類對污水進行氧化生物降解處理,起到淨化污水、提升入湖河道水質的目的。建好后不僅可以保護異龍湖,還有利於農業生產,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新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村級河長白紅星介紹,新河村建設了4個生物氧化塘,涉及到10個村小組2674人的生活污水處理。污水集中匯入生物氧化塘后,可以解決周邊的土地和楊梅山的灌溉用水問題,確保污水不流入異龍湖。

截至目前,壩心鎮結合實際建設改造生物氧化塘13個,總佔地面積110048平方米,容積224050立方米,覆蓋31個沿河村庄4304戶12667人,日均收集污水600立方米。其中,有8個生物氧化塘已經完成建設,其余氧化塘建設正有序推進。

杞麓湖

調整結構 推廣生態保育型作物

近年來,通海縣緊緊圍繞“三治一改善”治湖措施,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從源頭抓起、標本兼治做好杞麓湖保護治理工作。

為了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通海縣加快種植結構調整,今年已推廣種植環境友好型和生態保育型作物10.73萬畝﹔引進佳海農業、鮮城商貿等8個項目,帶動大水大肥傳統種植模式轉變﹔推廣測土配方14.28萬畝、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12.65萬畝、綠色防控74.45萬畝次﹔禁養區退出畜禽養殖716戶,限養區推進規范化養殖718戶,深入開展糞污收處,清運糞污13.1萬噸。進一步健全“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城鄉垃圾收處模式﹔加快推進江川—通海—華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探索建立城區垃圾分類收運體系。

為改善湖泊水生態,通海縣深入推進河道綜合整治,7個河道治理項目全部開工,累計封堵河道排口241個,清理河道淤泥4.57萬立方米﹔科學開展生態補水,累計補水2683萬立方米﹔適時清空調蓄帶並清淤、晒塘,抽提蓄水179.13萬立方米。劃定湖濱生態紅線、湖泊生態黃線,制定管控實施細則﹔生態紅線范圍內已拆除“兩違”建筑30宗。同時,積極探索內源污染治理方式方法,健全監測體系,設置監測點位26個﹔探索水生態重構技術,實施杞麓湖楊廣小海水生生態系統修復科技示范項目﹔完成杞麓湖野外觀測研究站項目申報,對杞麓湖開展為期30年的系統監控和觀測。(李文詩 黃翹楚 李蘇榕)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