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福海派出所:“警律協同”創平安

一條廣福路,貫穿昆明新老城區。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福海派出所坐落於這條昆明“南市脊梁”的起點,警情雖然不多,但矛盾糾紛卻不少。
如何讓群眾“氣著進門、笑著出門”成為福海派出所探索的課題。
11月的昆明已有絲絲涼意,福海派出所“警律協同”法律咨詢與調解服務室內,和氣溫暖的氛圍融化了窗上的晨霜,位於派出所一樓東南角的這間小屋子,正在化解轄區矛盾糾紛中發揮著“大作用”。
化解矛盾糾紛。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供圖
拓展警律協作,“打卡式”化解風險
通過創新開拓思路,迎著矛盾去、對著問題走,最大限度地把矛盾風險防范化解在基層。
在認真總結了全國多地“律師進所”“聯調進所”等警律合作的成功經驗后,福海派出所推陳出新,在原有律師法律援助服務的基礎上再發力,依托“黨建聯盟”平台,牽頭10余家律師事務所入駐派出所,開創了全市首家律師到派出所“坐班式”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和調解服務的先河,筑起化解矛盾糾紛的“防火牆”。
“人民律師根植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參與福海派出所的‘警律協同’,以更加貼近群眾的方式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社會義務,我們深感自豪。作為新時代的法治工作者,我們將不斷豐富實踐、總結經驗,努力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律師。”北京某(昆明)律師事務所黨支部副書記范坤說。
平時多做一點,矛盾就小一點,群眾就更滿意一點。“警律協同”調解室的建立,象征著強大合力的形成。
開展學習交流,促進業務發展。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供圖
拓展“楓橋”內涵,打通服務“最后一公尺”
制度的建立不僅實現了“矛盾不上交”的目標,還賦予了“辦好民生小事、服務平安大局”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內涵。
律師在調解過程中能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群眾精准提供法律咨詢等服務,確保調解過程、結果有法可依。
轄區居民楊奶奶就是“警律協同”調解室的受益者。不久前,自己出租的房屋漏水影響到了樓下住戶李大爺,雙方就賠償問題產生糾紛,多年的老鄰居之間鬧得很不愉快。
通過福海派出所“所長接待日”,楊奶奶得知了“警律協同”調解室的成立,與李大爺一致決定到派出所進行律師調解。經過當日駐所律師4小時的耐心溝通,最終兩人化解了矛盾。
“真的十分感謝福海派出所提供了這樣的平台。平時律師咨詢服務都是掐著時間算費用,‘警律協同’調解室既解決了我們的矛盾,還省了一大筆錢。”楊奶奶高興地說。
考慮到要讓“紅利”最大限度地釋放給群眾,福海派出所以警民聯絡群為平台,每日發布駐所律師基本情況、擅長領域等信息,群眾可根據需求提前預約。
此外,為最大程度化解矛盾糾紛,福海派出所在調解室內安裝電視大屏,方便群眾及律師在無法到所的情況下進行線上咨詢或糾紛調解。
民警用心服務群眾。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供圖
實現專人專事,警力運用合理化
百姓之間的矛盾糾紛很難以“非黑即白”的方式處理。作為福海派出所案件辦理中隊的民警,小彭對“警律協同”調解室所帶來的成效深有感觸:“大家都知道‘有困難找警察’,但很多事情,單靠警察一己之力是難以解決的。”
每當發生矛盾糾紛,律師站在中立的立場,向當事人闡明法律規定,引導當事人走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可以在高效化解矛盾的同時,節約警力資源。
隨著“警律協同”調解室的成立,駐所律師成為了派出所調解矛盾糾紛的“主力軍”,這也在無形中為民警減負不少,實現了警力投放更加合理,轄區治安狀況持續向好。
今年9月運行以來,已先后有10家律師事務所、50余名執業律師駐所輪值,共接待法律咨詢150余人次,調處糾紛30余起。
接下來,福海派出所將持續深化“警律協同”機制,不斷探索構建多元化糾紛化解格局,以群眾所需為根本,以構建和諧為目標,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上再下功夫,把平安和諧送進千家萬戶。(趙博衛、保劍、李思思、柏應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