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相伴征戰世界賽場為國爭光

昆明這對籃球姐妹花火了

2022年10月19日08:23 | 來源:昆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昆明這對籃球姐妹花火了

  楊力維、楊舒予姐妹(左為楊舒予)。楊飛鵬供圖

  10月1日下午,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的2022年女籃世界杯決賽落下帷幕,中國女籃時隔28年再次奪得世界杯亞軍,昆明姑娘楊力維,正是這支球隊的隊長。

  楊力維還有一個妹妹叫楊舒予。此前,姐姐代表中國女籃征戰、妹妹楊舒予代表中國女子三人籃球國家隊出戰,這對來自昆明的姐妹花,成為昆明人的驕傲。

  有顏值、有實力,英姿颯爽的楊力維在本屆女籃世界杯期間,狠狠地圈了一波粉。

  近日, 剛剛返回昆明的姐妹倆的父親楊飛鵬,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楊力維:8歲隻身赴廣州練球

  在昆明871文化創意工場楊舒予籃球中心,記者見到了剛剛回到昆明的楊飛鵬。楊飛鵬說,楊力維已於10月12日從澳大利亞悉尼回國,正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隔離,隨后將征戰新的賽場。這次女兒在賽場上的表現,讓楊飛鵬很是驕傲:“如果滿分是100分的話,她的表現我打80分,還有20分留給她繼續努力。”

  楊力維、楊舒予姐妹出生在昆明,來自雲南體育之家,爺爺奶奶都是運動員。作為地道昆明人的楊飛鵬,曾是職業足球運動員。在1985年,司職后衛的楊飛鵬入選當時以京遼球員打天下的最強國青足球隊,是入選過足球國字號球隊為數不多的雲南球員。

  “爸爸,以后我想打籃球!”楊力維5歲時接觸籃球,8歲時專業教練對楊力維進行評測后,覺得她是個打籃球的“好苗子”。自此,楊力維隻身赴廣州,走上了專業籃球之旅。住校、練球,一個人處理大小事務。

  那時候的楊力維,在訓練中受傷是常事,有一次受傷,胳膊和腿一共縫了31針。“當時教練打電話給我們,說來看看力維,卻沒講什麼事,但力維對我們說不用來,沒什麼事。”楊飛鵬回憶。

  以為沒有大事的楊家人,直到一個月后才有空去廣州看望楊力維,“那時候線都拆了,孩子媽媽看到傷口就哭了,力維還在安慰我們。”不忍心讓楊力維繼續在外漂泊的楊飛鵬決定要以家庭的溫暖與鼓勵來支持女兒的選擇。第二年,楊飛鵬全家遷居廣州以便照顧大女兒。自此,楊力維開始了更加系統、全面、專注的籃球訓練。

  “不屈不撓,對籃球總有股子倔勁,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會堅持下來。”楊飛鵬這樣評價自己的大女兒。

  2015年亞錦賽中國女籃輸給日本35分,楊力維親身經歷﹔2016年楊力維腳踝受傷,錯過裡約奧運﹔2017年傷勢反復,在最后一刻落選亞洲杯﹔2019年,收到WNBA火花隊的正式合同,但因備戰奧運會被迫放棄……

  即便遇到這麼多挫折,楊力維每次都能重新站起來,2018年,獲得雅加達亞運會冠軍,3次WCBA總冠軍、WCBA總決賽MVP獲得者。她曾在採訪中說:“我覺得人就活這一輩子,要做自己,做喜歡的自己,不要浪費時間。”

  楊舒予:因一隻小狗走上籃球路

  就在楊飛鵬舉家遷到廣州的時候,楊力維多了一個妹妹——楊舒予。和好動的姐姐不同,妹妹性格更安靜,但家族的運動基因與生俱來,身體素質超過同齡孩子。楊力維練球,妹妹自然會被問到今后要不要也跟姐姐一樣打籃球,性格獨立的楊舒予總是皺皺眉回答:“不要,不喜歡!”但這樣的回復,卻沒有騙過運動員出身的父親的眼睛,在楊舒予倔強的外表下,隱藏的是一顆對姐姐上場揮洒汗水的羨慕與渴望的心。

  直到小學五年級,楊飛鵬的一位朋友打趣地問楊舒予,怎樣才願意去練籃球時,當時和小狗玩得正高興的楊舒予立即提出條件,“送我一隻小狗就練!”第二天,朋友便將一隻小貴賓犬送到了楊家,楊舒予兌現了承諾,去了姐姐曾經揮洒汗水的籃球隊。

  “搞運動沒有速成方法,必須靠積累,靠堅守、堅持,半年左右,我感受了舒予對籃球從不喜歡到喜歡的過程。”楊飛鵬回憶。2013年正式開始訓練的楊舒予,僅用5年時間就代表國青征戰U18亞青賽﹔同年,16歲的她升入東莞新彤盛女籃一隊,第六輪比賽裡,她命中5記三分球,得到17分﹔當她以19歲的年紀成為三人女籃的一員時,楊舒予說:“外界會用一些‘小將’‘年輕’這樣的詞匯來形容我,但年輕不代表稚嫩,我會全力以赴。”

  楊力維是一個極努力的球員,每次談到姐姐給自己哪些影響,楊舒予的話裡一定會有這幾個字,“努力”“肯吃苦”。

  總是把“我要去訓練了”挂在嘴邊的楊力維,自律程度總是讓人驚訝。當楊飛鵬勸她歇歇時,楊力維會說:“爸爸,這是職業球員的基本素養,隻要沒退役,訓練就不能停止。”

  提及兩個女兒如今取得成績為國爭光時,楊飛鵬說:“不管孩子選擇的方向是什麼,隻要喜歡,家長再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支持,就會有最好的結果。”

  如今,代表國家征戰世界賽場,盡情揮洒著汗水的楊力維、楊舒予姐妹,始終對家鄉昆明的豆花米線、小炒肉念念不忘,每年抽空回昆明的姐妹倆,總不忘解解饞。(呂文康)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