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哀牢山腳下 一名鄉村教師的32年

程浩、盧英
2022年09月06日08:21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在哀牢山腳下的雲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者東鎮馬鄧村,有一個由4個村民小組組成的片區——馬草河,這裡曾因交通不暢、土地貧瘠,是貧困的代名詞。在這樣一個地方,有一位扎根鄉村教師崗位32年,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相傳,助力馬鄧村步入鄉村振興大道的人民教師劉應科。

今天,我們聽聽他的故事。

劉應科在給孩子們上課。盧英攝

劉應科在給孩子們上課。盧英攝

開學兩天,學校裡沒來一個學生

1974年,劉應科出生在馬鄧村蕨蕨林村民小組,自幼立志要走出大山的他,從小便努力學習,並在16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鎮沅一中。

可面對每年上百塊的學費和生活費,劉應科的父母一籌莫展。開學前幾天,當他看到體弱多病的父親為籌集學費整夜輾轉難眠時,他決定放棄學業。

那個假期,鎮裡准備招一批代課教師來填補鄉村學校教師資源的空缺,劉應科下決心報考,並最終成功考上。從此他與教書育人結下不解之緣。

“剛到馬草河小學,與其說是學校,不如說是草棚。由於年久失修,房子長滿青苔和雜草。”劉應科回憶說,他和老鄉找來鋤頭、鐮刀,先把草棚打掃干淨。

回頭一看,學校連桌椅都沒有,劉應科又和老鄉找來板子,到附近山上砍了些木料和竹子,搭了幾張簡易的桌子和凳子,找來稻草做成窗帘和門帘,讓房子可以遮風擋雨。

一切准備就緒,劉應科信心滿滿地坐等學生來上學。可兩天過去,他沒等來一個學生。

原來,從未走出過大山的老鄉們,沒幾個人會講漢語,更理解不了讀書有什麼用。在他們看來,讀書還不如在家放牛看羊。

面對尷尬局面,劉應科想起父親——一名村醫,在村民心中威望較高。他回家央求父親:“我一定要讓孩子們學會漢語,一定要讓他們走出大山。您就幫幫我吧!”

他感動了父親,后來的幾天,父子倆奔波於各家各戶。終於有家長同意讓孩子試讀幾天。

開學的第四天,學校終於來了三個學生。

劉應科在給孩子們上課。盧英攝

劉應科在給孩子們上課。盧英攝

他把妻子接到學校,義務給學生煮飯

三個孩子又怎樣?劉應科照樣教。

他白天給來上學的學生上課,晚上帶孩子們去動員其他孩子。5個、6個、10個……日復一日,最終,馬草河片區的50多個孩子相繼入學。

劉應科高興,可新問題又來了:學生小的六七歲,大的十四五歲,怎麼教?他思考后,先教會年齡大、更容易教的學生,再由這些學生當“老師”輔導其他學生。

如此堅持了10年,為了讓馬草河小學的學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政府決定把馬草河小學撤並到馬鄧村完小,劉應科因此調到馬鄧村小學任教,並擔任村完小校長。

當了校長,責任更大。劉應科發現,孩子們沒吃的就沒有辦法來上學,沒穿的也不來上學,交不起課本費也不來上學。咋辦?沒吃的,他千方百計向黨委政府反映,爭取民政救助,還把妻子接到學校,義務給學生煮飯吃﹔沒穿的,就把自家孩子的衣服拿給他們穿,衣服破了就讓妻子給學生縫補﹔交不起課本費,就千方百計搞勤工儉學,讓學生們自給自足,減輕學生負擔。

學生上學的路塌了,劉應科帶著老師去修﹔哪個學生沒有到校,等其他學生睡了后,他再去家訪……30多年時間,劉應科走遍了馬鄧村670戶人家。

孩子們上學途中有條河,每到雨季,他就領著老師、動員家長搭橋。可隻要下大雨,今天搭的橋,明天就沖毀了。沒轍,每個星期天下午,劉應科就和其他老師徒步數公裡到河邊把學生接過河,星期五又把學生安全送過河去。

時隔多年,再回憶這些事,劉應科沒覺得苦,“河的那邊是一個個渴望讀書、渴望走出大山、渴望改變貧困現狀的孩子們,我有義務幫他們實現夢想。”他說。

兒子也成了一名人民教師

如今,劉應科已教書育人32年,這些年,特別是剛開始教書那幾年,他的日子並不好過。他說,代課時,每月工資隻有60元,每個學期還要替學生交好幾百塊的課本費,最后往往所剩無幾。

曾經,走出馬鄧村的同齡人寫信告訴劉應科外面的世界多美好,勸他放棄代課,一同到外面打工,並說一個月就能抵得上他一年的收入。“說實話,我也迷茫過,可想到自己一旦離去,孩子們就將無學可上,最終還是決定留下來。”他說。

就這樣,劉應科繼續把汗水洒在了馬鄧村,而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像一粒粒種子,在這片土地上頑強生長。“我雖然沒走出大山,但孩子們幫我實現了夢想,我是自豪的、驕傲的,更是幸福的。”他說。

一門父子皆為師,奉獻教育兩代人。2021年,繼承父親衣缽,劉應科的兒子也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他感到驕傲。

馬鄧村完小如今還保留著小學兩個年級和幼兒園,劉應科還在繼續堅守,他說要憑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和強烈的責任感,在鄉村教育事業上詮釋著自己的美好人生。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