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雲南蒙自查尼皮,黨旗飄揚的地方

2022年08月08日21:57 |
小字號

在距離雲南省紅河州蒙自市城區20多公裡的大山深處,有個叫查尼皮的小山村,“查尼皮”是彝語,意為“像嘴唇一樣的石頭”。

1928年10月13日,彝族農民、地下黨成員之一的李開文家昏暗潮濕的茅草房內,一盞馬燈突然被一個熱血青年點亮。

中國共產黨雲南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馬燈光亮照映下,在查尼皮勝利召開。會議由中共雲南省特委委員吳澄主持,歷時2天,14日圓滿畫上句號。

雲南革命的星火,就在這個偏僻隱蔽的小山村,被悄悄點燃。查尼皮是一面旗幟,是雲南地下黨用鮮血染紅、用生命維護的一面旗幟﹔是雲南地下黨不屈不撓與敵人進行武裝斗爭的靈魂所在和力量源泉。

中共雲南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佴斌攝

中國共產黨雲南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佴斌攝

查尼皮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1991年,查尼皮村村民李開文家作為中共雲南一大召開的會址,被上級黨委、政府和組織部門籌資修繕。從此,這所普通的茅草房,作為蒙自市黨史學習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免費對外開放。當年為會議站過崗、放過哨的村民楊自林和李萬清兩位老人,主動參與會址的管理,給前來參觀學習、接受教育的干部、工人、農民、解放軍指戰員和學生講述當年發生在查尼皮的英雄故事。

近些年來,蒙自市委、市政府對發揮查尼皮這塊教育基地的作用越來越重視,從財力、物力和人力上加大投入,先后新建擴建了陳列館、紅色書屋、黨性教育室、黨史研究室、會議室等,幾次翻修擴建去查尼皮村的彎彎山道,硬化了村中道路。步入查尼皮村中共雲南一大會址,參觀學習的內容、景點和場所越來越豐富。

查尼皮村各族群眾在黨組織的引領下,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中,大力發展種植和養殖業,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這個當年散居著12戶人家的小山村,如今已發展到66戶,267人。其中,有黨員18名。當年各家各戶蝸居的茅草房、部分農戶人和牲畜共居的不良習俗,已經成為人們偶爾挂在嘴上的歷史。村民先后建起了2層或3層、甚至4層的小洋樓,大部分農戶購買了摩托車、拖拉機、卡車和轎車……

李開文三哥李開和的孫媳婦徐會英,現已77歲。1966年,她在黨旗下宣誓,成為一名共產黨員。60年代初,徐會英擔任查尼皮村的生產隊長,后來又擔任過村裡的婦女隊長、村民小組長,帶領鄉親們發展生產,帶頭勤勞致富。

像徐會英一樣,很多黨員干部紛紛帶頭發展種植業,積極種植生姜、櫻桃、桃子等增加經濟收入。村裡還有三家農戶分別開起小飯館、農家樂,使查尼皮這個處於邊遠偏僻大山深處的小山村,飄出了特色美食的清香,也飄出了彝家人、苗家人和漢家人的歡歌笑語……

坐落在群山之間的查尼皮,革命星火依舊熠熠生輝,每年有大批游客慕名前來,接受紅色教育和革命精神的洗禮。佴斌攝

坐落在群山之間的查尼皮村。佴斌攝

村黨支部堅持“兩手抓”,兩手都不放鬆

查尼皮村各族群眾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潤,一年比一年甜美,得益於村黨支部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不放鬆。

一手抓群眾的生產生活,在奔向小康和鄉村振興中再創佳績。村黨支部書記和小組長帶領群眾自籌資金4萬余元,由村民自己動手,修繕、擴寬從查尼皮村通往田間地頭的道路10.6公裡。這項民心工程、增收工程,深受全村村民歡迎。鄉親們去田地裡勞動,或步行,或騎三輪車、摩托車,心情格外舒暢。

一手抓“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工作。村黨支部依照“群眾點單、支部派單、志願者買單”的工作思路,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和“上門式”志願服務文明實踐活動,主動聯系芷村鎮和當地學校,聯合開展播放紅色電影、人人免費理發、月月有文藝交流、周周有衛生清掃、天天有紅色故事講解,細心周到地為村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使村庄環境更加清潔衛生,村民精神面貌更加煥發朝氣,感恩黨的意識進一步增強,講文明講衛生的習慣逐漸養成。村黨支部還組建了一支女子護村隊,每周一三五,著裝整潔的女子護村隊,便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巡邏在大街小巷,為維護社會秩序出一分力,作一分貢獻,為查尼皮村的旅游,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

前往查尼皮村參觀中國共產黨雲南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游人們常常不由自主地邁進干淨漂亮的村子裡,走一走、看一看,一睹查尼皮村的新面貌,切身感受查尼皮村群眾的新生活。(王印吉、張艷娥)

來源:蒙自市融媒體中心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