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咖啡豆,蘊含大潛力(品牌論)
自1892年在雲南賓川種下第一株咖啡樹起,雲南咖啡已走過百余年。經過推廣種植,咖啡樹這一舶來品逐漸在蒼山洱海間生根發芽,形成普洱、保山、德宏及臨滄等咖啡種植區。2020—2021年產季,雲南省咖啡種植面積10萬公頃,位列亞洲第4位,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的98.5%以上,咖啡豆及加工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歷史悠久的雲南咖啡,如今百尺竿頭,向精品咖啡進軍。
精品咖啡這一概念來自消費者對咖啡產品的新需求。隨著消費者對咖啡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精品咖啡的概念在國際上出現,一套詳密的精品咖啡生產流程隨之形成。在種植端,從以往對咖啡果實成熟度無苛刻要求變為全紅果採摘﹔在處理端,由水洗和日晒等傳統處理法演變為厭氧發酵、厭氧慢速日晒等特殊處理法。全球范圍內,精品咖啡消費群體基數大,需求水漲船高。雲南咖啡豆若想鞏固“國際豆”地位,勢必要趕上精品咖啡的潮流,在生產端全流程實現轉型升級,推動咖啡豆高端化、精品化。
快速增長的中國咖啡市場,也為雲南咖啡發展提供契機。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3817億元,預計未來5年時間會保持20%的增速,遠高於全球2%的平均增速。如今中國消費者不隻滿足於喝速溶咖啡,精品咖啡獲得越來越多人的青睞,是中國咖啡市場增長的一大驅動力。如何讓雲南咖啡在這片藍海中佔得先機?在供給側提質增效,生產更好更高端的咖啡產品,能更好在滿足消費者需求前提下促進自身發展。
對咖啡種植來說,雲南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優勢:咖啡種植區海拔高、緯度低、年溫差小、日照強烈、雨量充沛,是世界公認的咖啡種植黃金地帶。坐擁“天時地利”的雲南咖啡,在走向精品化的過程中取得積極進展。德宏后谷咖啡等本土企業深耕產區,採取更精細的種植管理與處理方法,改善了生豆品質﹔相關機構連續舉辦多屆雲南咖啡生豆大賽,在比賽中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雲南豆與瑞幸合作推出“雲南普洱咖啡”等多款爆款產品,助推雲南精品咖啡“破圈”,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讓雲南咖啡更加芳香,應在產銷兩側發力。在生產環節,加大科研投入,培育品質更好、味道更香的咖啡豆,並大力推廣﹔在加工環節,普及加工裝備、推廣加工技術、增強加工能力,提高精品豆產量﹔在銷售環節,打通地方市場的限制,便於生產者獲得更多的銷售渠道和市場福利。
小小咖啡豆,蘊含大潛力。當下咖啡產業轉型升級,雲南咖啡正奮起直追實現咖啡精品化,以期滿足消費者需求、提高生產者收益,助推雲南咖啡飄香海內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