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鶴舞大山包

2022年01月23日08:55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鶴舞大山包

在大山包越冬的黑頸鶴 本報通訊員 鄭遠見 攝

雪山飛鶴,美如仙境。近日,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雲南昭通大山包濕地,高原精靈黑頸鶴迎著漫天飛雪翩翩起舞的美景再次刷屏朋友圈。黑頸鶴是15種鶴類中唯一在高原上繁殖和越冬的鶴鳥,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令人欣喜的是,經過多年保護,目前黑頸鶴已從瀕危物種變為近危物種。

近年來,隨著大山包濕地生態系統持續改善,每年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頸鶴數量逐年攀升,從1990年建立保護區時的200余隻增加到2020年最高峰時的1900多隻,佔世界黑頸鶴總數的近五分之一。大山包已成為我國目前已知越冬黑頸鶴種群數量最多、密度最大的越冬棲息地之一。

護鶴愛鶴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在昭通大山包,當地人都把黑頸鶴視為幸福、吉祥的象征,護鶴愛鶴也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孫德輝是昭通的一名攝影愛好者,由於拍攝與大山包的黑頸鶴結下了不解之緣。20多年來,他把大部分的休息時間和收入都花在了保護黑頸鶴上。

1992年11月,孫德輝第一次精確地統計出在大山包越冬的黑頸鶴共有350隻,也第一次確定了當年黑頸鶴在這裡的始見日、終見日和越冬日數。1994年,孫德輝又用了近半年時間考察了昭通市11個縣(市、區)的鶴類分布情況,並把報告送到美國國際鶴類基金會(ICF),爭取到了用於投食黑頸鶴的專款。1998年,時任大山包鄉長助理的王昭榮與孫德輝牽頭成立了昭通民間環保組織——昭通黑頸鶴保護志願者協會。2001年開始,協會每年利用元旦等假期組織環保志願者到會澤大橋、巧家馬樹開展鶴情考察及宣傳教育活動﹔2006年,協會開始在昭陽城區周邊開展“重現洒漁煙柳、再造秀美家園”、調查昭陽區水資源狀況等志願服務活動﹔2008年,組織並帶領志願者到永善縣茂林鎮、伍寨鄉開展黑頸鶴越冬棲息地考察及宣傳教育活動,實施昭通市黑頸鶴越冬棲息濕地保護及宣傳教育項目。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協會成立23年來,從最初的孫德輝和王昭榮兩個人發展到如今的495名會員,開展黑頸鶴考察及宣傳教育活動﹔開通黑頸鶴保護協會門戶網站,利用微信公眾號“黑頸鶴”發布消息……多方面的行動帶動了更多的人來一起護鶴、愛鶴。

30多年來,大山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依托大山包黑頸鶴科普宣教館、濕地、隧道等資源,深化與雲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交流,以世界濕地日、愛鳥周、迎鶴節等為契機,通過知識講座等形式,向大家普及鳥類、濕地保護等知識,累計超過10萬人次。

人退鶴來

7000余人搬離大山包

“搬到城裡來,一家一套房,這樣的生活我們過去做夢都不敢想。”搬遷戶張德富高興地說。2019年10月17日,張德富一家和村裡的33戶農戶搬到了昭陽區北閘鎮紅路社區紅路馨城一期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啟幸福新生活。

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昭通市昭陽區境內,處於金沙江右岸的群山之巔,近2萬名漢族、苗族、彝族等群眾世代生活在這裡。為保護好黑頸鶴及亞高山沼澤化草甸濕地生態系統,20世紀90年代初期,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三級黨委、政府就科學定位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在該片區成立了管護局,設立大海子、跳墩河等5個管護站,劃定保護區范圍,對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確保保護工作有部門抓、有專人管,相繼出台法規、政策,讓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昭通市不斷優化調整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區劃,組建綜合執法隊,專項整治保護區內的違規違建項目。為構建人鶴和諧的幸福家園,昭通市大力實施保護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先后建成濕地科研監測中心、黑頸鶴科普宣教館、黑頸鶴行為研究監測隧道、野生動物救護站等一批保護管理基礎設施。

為了讓黑頸鶴在大山包有一個安全的棲息場所,2014年以來,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啟動實施了棲息地生態修復項目,累計投入資金7530萬元,開展人工種草、濕地修復、沖蝕溝生態治理、黑頸鶴食物源基地建設等,建成水質淨化池1.53公頃、恢復濕地608.78公頃、建成黑頸鶴食物源基地30公頃,為黑頸鶴在大山包越冬提供了理想棲息地。

2016年以來,昭通市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從大山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海壩、尖嘴屋基等黑頸鶴夜宿地遷出村民1543戶7217人,將耕地全部恢復成草場和濕地,並給予耕地補償,有效解決了人鶴爭地的矛盾,實現了民生與保護的雙贏。

人鶴和諧

共繪高原生態新畫卷

清晨,霞光穿透雲層映照在大海子濕地上,黑頸鶴清脆的鳴叫聲打破了鄉村的寧靜。37歲的志願護鶴員陳光會迎著高原刺骨的寒風,繞著濕地開始清點黑頸鶴的數量。

說起保護黑頸鶴,要從她的公公趙國學和婆婆董應蘭說起。趙國學是大山包最早的義務護鶴員,在他的影響下,妻子董應蘭也一起加入到護鶴隊伍中。夫妻倆起初用來投喂黑頸鶴的食物都是自家的糧食,如果不夠吃,還要自己掏錢去買。后來政府成立了保護機構,食物改由國家供給,他們一家的負擔才減輕了許多。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董應蘭還記得最初喂鶴場景:“當時下雪了,黑頸鶴找不到吃的,站在外面叫,我就把家裡的蕎籽和洋芋喂給它們吃。”

“1990年,大山包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成立后,喂鶴的包谷由林業站提供,身背50斤包谷,一天要跑十幾個喂食點。后來鶴都認得我了,看到我就會飛過來。”黑頸鶴越來越多,董應蘭日漸老去,喂鶴的腳步也逐漸變得緩慢。2003年,陳光會接過了婆婆護鶴的接力棒。

陳光會每天6時准時起床,到大海子濕地周圍清點黑頸鶴數量,上午11時和下午3時各喂食一次,除此之外還要管理濕地,及時救治受傷的黑頸鶴。黑頸鶴在大山包越冬期間,陳光會一吹口哨,濕地上覓食、天空中飛翔的黑頸鶴就會紛紛向她圍攏過來。經過多年相處,陳光會與黑頸鶴建立了深厚感情,成為她生活中無法割舍的牽挂。

現在,陳光會家裡的所有成員都從事過護鶴工作,一家兩代接力護鶴三十余載,是名副其實的護鶴之家。

見聞

冰上救鶴記

“守護大山包,保護黑頸鶴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再苦再累再驚險都是值得的。”回想起10年前那個寒冬的早晨,和同事們破冰救助被困黑頸鶴的一幕,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鄭遠見記憶猶新。

2012年元旦前后,大山包室外溫度降至零下19℃,大山包保護區工作人員擔心黑頸鶴安全,晝夜堅守在大山包,為黑頸鶴站崗。2012年1月4日早晨9時許,工作人員鄭遠見和趙子蛟、彭川、蔡睿等人頂著刺骨寒風開展例行巡護。在大海子水庫邊,他們發現兩個黑頸鶴家庭被困在冰面上,其中兩隻已經掉進冰窟窿裡奄奄一息,4隻親鳥守在身旁不停地用喙叼啄冰面,試圖救其脫困,情況十分危急。

大家立即從附近村民家借來小船准備前往營救,但惡劣的天氣讓小船無法前行。無奈之下,大家隻能找農戶借來皮衣皮褲,徒步走進冰面開展救援。“手凍僵了、腳凍傷了,但是情況危急,救援刻不容緩。”鄭遠見回憶,大家頂風冒雪、破冰前行。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終於從齊胸深的冰水裡將兩隻生命垂危的黑頸鶴救了出來,另外4隻親鳥也放心地離開了冰面,回到安全的地方。

經過檢查,獲救的兩隻黑頸鶴腹部多處被冰塊劃傷,全身羽毛結冰。大家立即找來吹風機將覆冰的羽毛吹干,及時清洗傷口並涂上消炎藥,隨后將它們安置在野生動物救護站內觀察療養。在工作人員的精心照料下,40天后,兩隻受傷黑頸鶴恢復了健康,重新回歸大自然。

人人愛鶴,人人護鶴,保護黑頸鶴已經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鄭遠見介紹,多年來,大山包保護區堅持開展環境保護及愛鳥護鳥知識宣傳,以世界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迎鶴節等節點為契機開展科普宣傳活動,極大地提升了廣大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截至目前,已有50余隻傷病黑頸鶴獲救后回歸自然。(蔡侯友 沈迅)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