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瀾滄江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聯盟工作為抓手
臨滄市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升級版

去年以來,臨滄市多舉措抓好瀾滄江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聯盟工作,有力助推全市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升級版”提質增效。
制定出台《臨滄市關於全域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的實施意見》,提出持續鞏固提升1個臨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1個滄源省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中心、創建全市8縣(區)茶葉主產區和邊境3縣2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帶、建成瀾滄江沿線和中緬印度洋新通道沿線2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聯盟的“1122”創建工作措施,抓好瀾滄江創建聯盟工作就是把“1122”工作措施的第二個“2”落到實處的具體實踐,做到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
工作推進中,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瀾滄江創建聯盟的核心目標和工作主線,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思考謀劃創建聯盟各項工作,重點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堅決防范民族領域重大風險隱患”5個方面創新開展工作,通過從實際出發,突出問題導向,打造特色亮點,探索典型經驗做法,真正做到出實招見實效。
進一步整合聯盟內歷史遺跡古跡、重大歷史、重大事件、紅色資源、民族文化資源等,講好黨史、新中國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等,繼承和發揚民族團結誓詞碑優良傳統,深化“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心向總書記、心向黨、心向國家”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共同謀劃打造接受度高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
2023年,把雲縣作為示范點,先行探索開展瀾滄江創建聯盟工作,為全市在打造瀾滄江沿線創建聯盟謀篇布局探索經驗。今年開始,將通過以點連線、以線連片的方式,輻射帶動沿江4個縣(區)18個鄉(鎮)73個村的創建工作有序推進,把瀾滄江流域創建成為臨滄民族團結進步最美示范長廊。
推進過程中,臨滄市充分考慮瀾滄江流域實際,統籌聯盟內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增收、創建進景區、人居環境提升、城鄉建設布局規劃和公共服務資源配置等工作,完善政策舉措、出台政策、實施項目,共同實現有利於各民族在聯盟內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同時,通過全媒體宣傳矩陣樹立典型,推廣經驗,激發和增強全社會支持、參與創建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形成“共飲一江水、共畫同心圓”的強勁工作合力,共同打造臨滄“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瀾滄江沿線創建聯盟亮麗名片。(王正強 吳啟芬)
來源:臨滄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