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忠勝:讓閑置資源“忙”起來

開欄的話
努力成就未來,夢想照進現實。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每個人心中都懷揣著一個致富的夢想,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然而,致富並非易事,每一個成功的人,背后都付出了不為人知的艱辛與努力。
今日起,《臨滄日報》開設“致富故事”欄目,帶讀者走進這些普通人的致富故事,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探尋他們背后的智慧、勇氣和堅韌,希望通過這些故事能給予你啟迪,照亮奮斗之路。敬請廣大讀者關注並踴躍提供新聞線索。
在鎮康縣勐堆鄉幫東村,一提到水稻種植就會說到他,一提到退伍軍人再創業也會想到他,這樣一位從戎5載后選擇回鄉創業的朴實漢子,一個皮膚黝黑、乍看上去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卻憑借自己的堅持不懈破解了“誰來種地”“怎麼種好地”的難題。他就是積極帶動村民致富,被十裡八鄉老少爺們豎大拇指的能人——字忠勝,如今是幫東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鄉村CEO。
一直以來,幫東村群眾以種植水稻為主,但受水土資源等限制,加之種植品種單一,致使水稻產量不高,經濟效益低下。於是,村民紛紛外出務工,不少田地漸漸荒蕪,字忠勝走訪后發現,全村70%的水稻田處於閑置狀態。
字忠勝是土生土長的幫東村人,2016年當選為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當了村干部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這些閑置土地。”字忠勝說。2021年11月,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雲帶領團隊來到鎮康縣,並啟動鄉村CEO培養計劃,字忠勝在村黨組織動員下報了名。
對字忠勝來說,鄉村CEO項目無疑是一場及時雨。“結合李小雲教授提出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思路,我把目光落在了村裡那些閑置的土地上。”字忠勝說,中國農業大學提出的“聯合種植、無人農場”的思路,正是破解“誰來種地”“怎麼種好地”難題的最佳答案。
2022年初,項目正式啟動。字忠勝發動合作社聯合44戶村民,將零星的小塊田變成150畝連片大塊田,集中統一種植。
由於部分土地撂荒已久,有的村民種植意願不高,字忠勝和項目負責人商議后,決定採用直接租用村民土地,以一年700元地租加5%的“農米”銷售利潤作為租金和分紅﹔此外,種田、除草、殺虫等工作也由村民來做,按天數發放勞務費。村民通過土地租賃、銷售分紅和就地務工,可實現一片土地“三創收”,種植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稻米種出來后如何推向大市場?字忠勝積極配合中國農業大學,根據幫東村人流量較為集中的情況,把幫東村村庄分布特點和北京“五道口”區域名稱有機結合,以鄉村市集交易中心進行打造,建設5戶特色商鋪,並設計不同類型的流動攤車,鼓勵村民售賣具有幫東特色的農副產品。在李小雲專家團隊的幫助推廣下,經過兩年的努力,目前,幫東農米第一批銷售額已達27萬元,收入提高讓種植戶發展的信心大增。
字忠勝趁熱打鐵,在村黨組織引領下,規劃打造“農米、農糖、農菊、農茶、農瓜”系列“幫東農品”。目前,已完成“幫東農品”商標注冊,正在申報“幫東農品”SC認証工作。他說,依托鄉村CEO項目認真學習做企劃、搞宣傳、經營管理,為的就是更好地帶領鄉親們致富,他希望自己能真正成為一名具備經營管理能力的鄉村CEO,帶領鄉親們不斷發展壯大產業,讓大家得到更多實惠,日子越過越幸福。
來源:臨滄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