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以“萬企興萬村”行動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凝聚民營力量共繪山鄉新畫卷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是黨中央立足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實際、著眼民營企業特色優勢作出的重要決策,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組成部分。
在2023年全國政協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萬企幫萬村”到“萬企興萬村”是個壯舉,並指出“萬企幫萬村、萬企興萬村,從扶貧到振興,城鄉一體化、工農一體化,民營企業在這方面的潛力是巨大的。”
去年,臨滄市強勢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全市“萬企興萬村”各成員單位結合各自職能職責,強化工作落實,“萬企興萬村”行動取得積極成效。
抓好源頭—助力民企謀發展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萬企興萬村”行動,首先前提是民營企業自身要發展好,隻有民營企業發展好了,才能更好地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在民營企業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指導。”
萬企興,才能興萬村。
為此,臨滄市認真做好工商聯經濟服務、維權服務、商事服務等各項工作,服務好民營企業“兩個健康”發展。
2023年,圓滿完成“貸免扶補”等三項經濟服務工作,發放貸款資金1.2億元﹔
動員組織365戶企業注冊雲南省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台,有32戶企業完成放款8860萬元﹔
在廣東、上海等6個省(區、市)組織開展“臨品出滇”訂貨會6期9個專場訂貨會,現場成交額達5776萬元,訂單量達53149萬元﹔
與共青團臨滄市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舉辦“民企高校促就業”臨滄市專場招聘會,70余家企業提供崗位300余個,達成求職意向60多個﹔
推動建立市政府領導和部門挂鉤聯系市級經濟類商協會機制,暢通市級經濟類協會商會向政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的渠道﹔
設立10個市級優化營商環境前哨站點,健全完善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征集辦理機制﹔
市、縣(區)舉辦法律三進培訓班11場、500多人次參訓﹔
去年,全市工商聯系統幫助民營企業維權32件,解決糾紛26起,開展法治宣傳55場次,1450余人參加。
積極動員—同奏鄉村振興曲
推進鄉村振興,民營企業能有多大作為?“萬企興萬村”行動怎樣續寫民企興村新篇章?
臨滄市在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中,把民營企業這支生力軍更多動員到鄉村振興主戰場,讓企業帶動鄉村振興“加速跑”,推動民企資源優勢和鄉村發展需求高效對接、結對共贏,高質量助力鄉村發展,在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中彰顯了蓬勃力量。
“公司以保底價收購鮮食玉米,相較於傳統的玉米採收更省時省力,價格也更高,我家的收入增加了1倍。”臨翔區螞蟻堆鄉杏勒村農戶輝正蘭去年試種3畝玉米,嘗到了“甜頭”。
輝正蘭口中的公司,是臨滄咪多啰食品有限公司。
在“萬企興萬村”行動中,臨滄咪多啰食品有限公司結合自身產業發展需要和鄉村振興工作實際,以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為主,教育幫扶與捐贈幫扶等多種方式為輔,委托脫貧戶養殖生豬、牛、雞,種植玉米、蔬菜,再採購脫貧戶養殖的豬肉、雞肉,種植的玉米、蔬菜作為生產原料,生產秘制香腸、火腿、臘肉等腌臘肉產品以及鮮食玉米,定點幫扶臨翔區南美鄉坡腳村、螞蟻堆鄉遮奈村、邦東鄉團山村等。
如今,公司已帶動幫扶臨翔區5個鄉(鎮),14個行政村1761戶,實現戶均增收13500元以上。
在鳳慶縣“中國滇紅第一村”茶花谷景區,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游玩……處處被茶花裝點的景色美不勝收,這些變化離不開鳳慶天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投入的資金和精力。
該公司聯合滇紅第一村茶花種植農戶,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政協委員”的經營模式,於2017年9月成立鳳慶安石茶花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種植面積約100畝,種植茶花品種300多個5萬余株,帶動農戶600多戶。公司在全國各地不斷拓寬銷售市場,茶花銷售增加了群眾的收入,形成獨具特色的一套可持續增收致富的長效機制。
“興一方產業,富一方百姓。”
目前,全市像臨滄咪多啰食品有限公司和鳳慶天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一樣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的企業、商協會達329個、興村項目439個、興村總數350個,經營類項目實際到位資金19.92億元,公益事業類項目捐款捐物總額2194.19萬元﹔參與消費幫扶企業176戶次,消費幫扶資金4948.71萬元。
合力攻堅—眾人拾柴火焰高
“一人拾柴火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
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不能單打獨斗,需要各部門齊心協力,才能形成強大的發展合力。
臨滄市統籌各方優勢資源,為高質量推動“萬企興萬村”行動助力——
農業農村部門:全面實施市場主體倍增“陽光、雨露、土壤”行動計劃,深入實施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加強試點示范引領,加大各級示范社創建力度。
目前,已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32戶,帶動農民人口數114萬人﹔培育合作社3976個,帶動農戶數40.8萬戶﹔培育家庭農場5136個,帶動農民人口數81.7萬人。全市共有2413個新型經營主體與9.18萬戶脫貧戶建立利益聯結關系,將脫貧戶帶入大市場,嵌入各產業鏈條實現促收增收。
全年累計組織243戶農產品加工企業參加全國各地舉辦的農業展會15場次,銷售額達1600多萬元,達成意向協議1500多個,協議金額4.3億元。
鄉村振興部門:採取“上海企業+臨滄資源、上海研發+臨滄制造、上海市場+臨滄產品、上海總部+臨滄基地”等多種協作模式,持續深化滬滇協作。
新引進40家企業到臨滄投資興業,實際到位投資金額8.87億元﹔實施產業項目40個,共建產業園區8個,入駐園區企業30個,實際到位投資5.76億元﹔援建幫扶車間數26個,年內共吸納農村勞動力2733人,其中脫貧勞力614人。
金融部門:強化金融支持,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入廣袤農村,用生機與活力滋養臨滄的每一寸土地。
金融服務涉農企業2371戶,農行臨滄市分行、農發行臨滄市分行、省聯社臨滄辦事處2023年新增發放貸款近23億元,貸款余額75.34多億元。
……
“日月春暉漸,光華萬物新。”向著春天進發,臨滄將持續深化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以奮斗作答,在鞏固前期成果的基礎上,找准幫與興、企與村、義與利的結合點,堅持村企優勢互補,搭建村企對接平台,繪就“萬企興萬村,共同奔富裕”的生機勃勃、熱氣騰騰的發展圖景。
短評:
合力下好“一盤棋”
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是黨中央立足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實際、著眼民營企業特色優勢作出的重要決策。“萬企興萬村”行動啟動以來,臨滄市廣大民營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響應黨中央號召投身“萬企興萬村”行動﹔廣大民營經濟人士扛牢政治責任,創新幫扶舉措,踴躍投身“萬企興萬村”行動,取得不凡成績。
但由於臨滄發展基礎薄弱,脫貧群眾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完全建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規模性返貧的任務仍然艱巨,進一步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需要全市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合力攻堅,同心下好“一盤棋”。
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要合力攻堅,統籌優勢資源,聚焦“兩個健康”工作主體,通過思想政治引領、強化服務質量、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強化責任引領等措施引導更多企業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為民營企業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創造更好的環境。
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要加大農業科技對接力度,實現涉農產業高質量發展,讓民營企業“會下鄉”﹔要統籌運用好涉農資金,讓民營企業“想下鄉”﹔要發揮財政、產業政策撬動作用,為民營企業在農村實施產業項目做好配套支持,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
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要推出實實在在、觸手可及的金融產品,為參與鄉村振興的民營企業提供保單質押、存貨抵押、活體估值貸款、權益貸款等多種金融產品和服務,鼓勵設立普惠性鄉村振興產業基金,積極支持地方社會信譽良好、企業管理規范、產品有市場的企業,幫助地方小微企業發展壯大,不斷提升企業的聯農帶農能力。
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通過上下齊心、合力攻堅,就一定能高質量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走深走實。(魯文燕)
來源:臨滄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