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盘龙:踏上新征程 展现新作为

2月15日,盘龙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上,盘龙区区长高庚代表盘龙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回顾2022年工作,明确2023年目标。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重点抓好7个方面工作。
2022年盘龙区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069.71亿元,同比增长3%
●市场主体总量达13.26万户,同比增长16.54%
●新增城镇就业3.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
●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5099元和26760元,
同比增长2.5%和6.1%
●授牌认定为昆明数字经济先行区
●名列2021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综合评分(重点开发区县)第一,
荣获全省“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
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经济保持健康平稳
出台2022年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29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产业发展17条政策措施。
兑现楼宇(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各类扶持资金1.41亿元,减轻企业失业保险缴费负担2.78亿元。
●发展动能不断积蓄
建立容错纠错柔性执法“五张清单”,实现1009个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均达100%。
设置全市首家“市场主体倍增自助服务专区”。
完善招商制度,设立驻粤港澳大湾区招商驿站,抖音、蔚锐汽车销售等43户知名企业落户盘龙。
●城乡品质不断提升
基本完成国家植物博物馆一期、长龙高速等8个项目征迁,实质性启动白水泥厂四期、盘龙小学改扩建等5个项目征迁,完成拆迁90万平方米。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认真落实中央“四不摘”要求,全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729.03元,同比增长16.88%。
颁发昆明市“一方案两办法”出台以来全市第一本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3个农业品牌荣获云南省“10大名品”称号,云南首个、全国最大有机蔬菜“盒马村”落地盘龙。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牧羊河、黄龙水库等7个河(库)成功创建2022年市级美丽河(湖)。
全区12个水质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考核位列全市第一。盘龙区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成功创建省级森林乡村29个、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2个和市级绿美村庄55个。
●社会治理更显成效
加强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完成11个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建成社区警务室103个,“综治网格+警务网格”实现“双网”融合,集中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核发“稳岗返还”资金7221万元,稳定企业岗位15.53万个。
持续深化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发放创业贷款9346.8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96万个。
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47人,转移收入4749.43万元。
区新疾控中心正式启用,区人民医院授牌为“国家级胸痛中心”。
小坝社区获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金江路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佳园社区等5个社区被列为“省级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试点”。
龙江社区被评选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盘龙区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自身建设持续强化
区政府系统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
锲而不舍抓实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以形式主义为主的“四风”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2023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工作思路
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当好排头兵三年行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高质量打造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幸福盘龙”、开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而不懈奋斗。
预期奋斗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全市基本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重点抓好7个方面工作
●坚定不移增后劲促转型 让经济发展质效更高
推进融通中心、置地广场等项目续建完工,加速中央商务区“商业集聚”。
高品质打造北京路楼宇(总部)经济带,推动形成“1+3+4”楼宇经济生态圈,新增税收“亿元楼”1栋,加紧培育“十亿元楼”。
全力培养壮大数字经济、生物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国家植物博物馆和茨坝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坚定不移强创新优环境 让发展动能更足
科学布局教育资源,加快拓东一小基础设施等6个项目和金刀营等4个城中村改造配建学校建设。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提高“昆明市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昆明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运行效率。
大力倡导优质服务理念,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不断增强项目、企业落地盘龙的吸引力。力争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增长10%。
打造“盘龙英才”“贤才入盘”等四大人才品牌,吸引更多人才扎根盘龙、服务盘龙、建设盘龙。
●坚定不移补短板提功能 让城市能级更强
加快西北绕城线以北片区等7个项目规划方案优化调整。
完成3个城中村项目改造范围划定,启动8个项目征迁,推进38个项目征地拆迁。
新增城市绿地20公顷、新增公园绿地12公顷,新建4个公园,打造15个街心花园(游园)。
●坚定不移优生态严保护 让发展底色更绿
实施市级饮用水源地松华坝水库一、二级保护区水环境保护整治工程,推进松华坝生态修复项目,切实筑牢松华坝水源区生态屏障。
创建1个省级绿美乡镇、28个市级绿美村庄。
合理布局区域农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
●坚定不移夯基础促协调 让区域发展更均
启动阿子营街道黄龙水厂、滇源街道麦地冲片区供水等工程建设,保障农村人饮水水质安全。启动哈马者至源清水库公路建设。
以松华街道双玉社区、滇源街道小营村、阿子营街道牧羊村开展试点,承接3年10亿双专用手套加工项目,预计每年帮助农民增收2328万元。
●坚定不移化风险保安全 让社会大局更稳
加强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公司的行业服务监管,开展非正常经营及楼宇风险排查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涉金融违规违法及犯罪行为。
推进“五社联动”助力社会工作发展,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社会慈善资源、社区志愿者共同组成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多元社会治理格局。
●坚定不移惠民生办实事 让百姓生活更暖
启动区全民健身中心、银杏体育公园项目建设。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提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继续实施“技能云南”行动,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即入企”技能培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力度,充分发挥城镇公益性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推出一批街道、村(社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和特色街区,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建设。认真筹划43届盘龙江文化艺术节、盘龙江畔话好人等活动。
确保首批5个专项纾困借款项目按计划交付。
继续做好5个项目复工续建,加快完成3个项目回迁房交付。
启动南亚之门等6个项目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
奋发有为、务实担当,
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强化政治建设,始终做到忠诚为政;
强化法治建设,始终做到依法行政;
强化效能建设,始终做到高效施政;
强化作风建设,始终做到廉洁从政。
(记者雷晴 胡耀元 通讯员闻治云报道 本版制图美编王丽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