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洱小店话幸福

![]() |
李世雄在小店里开辟的生鲜区域。杨芮摄 |
7年前,为赚钱养家,45岁的李世雄四处打零工,收入不稳定不说,生活也没保障。2014年开始,李世雄在小区里开了一个商店,工作稳定了,收入也有保障,特别是旅游旺季,客流量是平时的好几倍。“比打工时候轻松不少。”他乐呵呵地说。
这些年,李世雄摆地摊、打零工,直到开店铺,他的小目标接近完成——返乡有事情做了,娶了媳妇成了家,还生了个可爱的女儿。
“能闲下来了吗?”李世雄连连摇头笑着说,虽然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还有很多事要做:要维持整个家开销,还要供娃娃读书,五个兄弟姐姐也需要帮衬,将来还会有很多事……他和很多传统的人一样,一辈子围着大家小家的事儿转,只是和此前迷茫的忙碌不一样的是,身上的担子卸了不少,甚至许多忙碌,带着幸福的味道。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关镇龙瑞小区的旺和便利店只是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在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推动零售商店转型升级的缩影。
这五年,云南省烟草专卖局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发挥小商店的最大价值,努力把零售商店打造成促进稳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帮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出去打工顾不了家,不出去又挣不到钱,怎么办”
李世雄出生在距离大理市50公里外的祥云县,家里兄弟姐妹6个,他排老六。家里人多,负担比较重。收入来源依靠着自家的几分庄稼地,小时候饭常不够吃,常饿得头晕眼花。衣服基本是哥哥姐姐穿剩下的,读书更是不敢奢望,兄妹6人都只读了几年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再大点就外出打工了。
李世雄说,家中兄弟姐妹多,家里拉扯大本就不容易。“生活不能靠别人,要靠自己去努力奋斗。”想着这些朴素的道理,看着哥哥姐姐们都陆续去到浙江、广东等外省打工,李世雄按捺不住心思,准备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
正因为这样,李世雄才走了这么多他口中的“弯路”。
说干就干,李世雄批发了很多衣服裤子,到下关镇热闹的集市里试着摆地摊,也就是俗称的“赶街”。“那个年代网购还不发达,大家看啥都稀奇,街上有卖吃的、卖土特产的、卖菜的,来来往往的人可多了。”他回忆。
“我那时拉着好多东西,要走好几个小时才到集市,赶紧支好摊就吆喝起来,卖完以后去买点生活用品就往回赶,到家都天黑了。”他一边笑着说,一边比划道。
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摊,亏本一阵赚一阵,无法保证每次赚多少的李世雄心里犯了愁。这时候,生意不会做,就连找对象也是频频遇冷。
摆了几年摊,李世雄想趁着年轻,多打拼打拼。他憋着一股子劲儿,背起行囊去广西、贵州赶展销会这种更大的“街”。
此后的日子,一天接一天地过。
2013年,李世雄突然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原来是父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家中需要有人帮衬。李世雄二话没说,又收拾好行李,回到大理。
“出去打工顾不了家,不出去又挣不到钱,怎么办?”随着网购越来越发达,实体店的效益没以前那么好了。奔波多年的李世雄想找个轻松安定的事情做,于是又来到下关镇,打算开一家商店。
此后,李世雄流水账似的日子告一段落,日子才算是慢慢安定下来。
开店和顾家两不误
开店讲究位置、客流。好一点的地段租金可不便宜,李世雄找了好久,终于在龙瑞小区的街上找到了一家租金合适、地段较好的店面。
2014年,靠着这些年做小买卖攒下的积蓄,商店开张。李世雄每天早晨7点就来到店里,从家里到这十多分钟,直到晚上十点下班。“离家近,稳定一些,慢慢起步,收入也还可以。”说起和之前到处跑买卖的区别,李世雄面带笑意地说。
2019年,李世雄42岁,很多朋友给他介绍对象,说他是时候该找个人一起过日子了。李世雄刚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但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杜庆华。
第一次见面后,李世雄和妻子就看对眼。随后,恩爱的小两口便趁热结婚。
因处在闹市,加上两口子每天迎来送往、待人热情,小超市的生意向好的方向发展,连带着家里的老人、孩子也得到了照顾,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持续下去,怎料2020年疫情袭来,街上游客少了,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
大理市烟草专卖局的客户经理常上门询问超市经营情况,提供相应的经营指导,还免费送去口罩、消毒洗手液等防疫物品。李世雄和客户经理商量,决定优化店面环境,多挖掘新客户,再想办法留住老客户。
“这里离菜市场有一段距离,有些老顾客总来问,趁重新装修的机会,我在店里还开辟了生鲜区,这下更方便大家了。”李世雄对疫情大环境下的生意又充满了希望。
眼下,李世雄的孩子才上幼儿园,妻子负责带孩子,店里也不招工人,都是自家亲戚来搭把手帮忙。
持续在帮扶,幸福自然来
在大理,李世雄的店不算最红火。因为在烟草部门的帮助下,百货店的店主们也在你追我赶,不敢停下脚步。
这其中,不乏外出打工返乡,最终在洱海生态廊道旁落脚开店的杨万奇,借助网红经济带动小店的发展;也有善于经营,积极增设新业务的后起之秀周劲东;甚至有在眼镜店做过学徒、跑过网约车、当过旅拍摄影师等丰富经历的跨界店主吉云飞……
这些零售店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是锦上添花;可对于有些需要帮扶的困难零售户,一个小小的店便是他们收入的全部来源。
“确实,好在有这个小店,不然日子肯定不好过。”发出感慨的是自幼因病导致身体不便,在亲友帮助下开起小店的董田汉。她身边仅有80多岁眼睛几乎看不见的老父亲和孝顺自己的侄子,再加上客户经理每周会到“小董便利店”看看,帮助她打扫卫生、整理货架、陈列商品,日子也算过得去了。
有了大家的帮助,董田汉也有了过好生活的底气。她是土生土长的白族,重拾自幼和家中姑妈学习的白族刺绣,起初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后面技艺日趋精湛,依靠自己的双手也能补贴一些家用。
大理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这些店,与当地政府、烟草部门的支持分不开。如今,云南省烟草专卖局正从优惠政策、指导经营、乡村振兴、稳定民生等方面继续对零售店等就业帮扶载体予以支持,帮助其增值提效、转型升级,继续帮助更多人就地就业、稳定增收,在家门口过上幸福生活。(杨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