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云南新闻>>云南楚雄

解难题 办实事 用心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2年07月18日10:21 |
小字号

夏季雨后,在楚雄牟定共和烟叶站,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今年与以往不同,有专家指导,品质比去年好,那收成就自然不用说了。”牟定县共和镇庆丰村杨金小组村民金平的媳妇张琼芬情不自禁地笑着说。夫妇俩都是50岁出头,看起来活力满满。

“你看微信点开这个‘病虫害识别’小程序,将手机镜头对准烟叶上的小虫,就会自动跳出有关的介绍和专家的防治建议,很专业,我们马上就可以学习。”今年52岁的金平边演示边说,“这智能手机太好用,不仅可以当新农人,平时还可以刷刷抖音学做菜,这日子太安逸了。”

丰收的喜悦。

幸福扣响彝家门。陈维寿摄

目前,手机正在成为“新农具”,数据正在成为“新农资”,云南省楚雄州烟草专卖局依托“香叶智农”和烟叶生产动态管理平台的推广运用,正在广袤田地里铺就一条“为农、便农、利农”的农业数字化发展之路。

金平口中的“病虫害识别”小程序是“香叶智农”平台为农户提供的技术服务之一。

打开手机,点击进入“香叶助农”客户端页面,金平一边操作一边介绍。他说:“自从有了这个小程序,轻松了许多。在平台上,可以预约农机服务,可以采购物资,还可以看到自家田地的土壤状况,要是烟叶生病了,还能找到农业专家帮忙,真是太方便了。”

金平对这几年的变化感触颇深。“牟定的气候和土地非常适宜种植,但是传统的种植方式成本很高,通过这几年的建设,田地里通了水渠,也可以使用机械进行耕作,还把手机和种地连在了一起,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成本。”金平说,“以前村小组,村委会,每个点都要跑一遍,用的时间也长,现在三天就完全解决,简直不可想象。不仅如此,现在看小程序就可以提高技术,种植品质也比之前高,我媳妇比我弄智能手机还麻溜,好多先进的种植技术都是她教我的。”

不仅如此,一部手机还打通从种植计划、合同申请审核签订、物资服务购买、预约分级交售到质量追溯的生产全流程、全链条在线操作。村民只需等待验收完成后,通过线上公示、电子签名,就能领到补贴资金,可为农户减少23项线下签字确认。

“以前,村里的人都去外面打工,现在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都回村子了,谁说山里留不住年轻人?”27岁的小伙徐彦斌自豪地说,“回家乡的年轻人更多了,种地也从体力活变成了技术活,更重要的是,很多人的收入比以前翻了两倍,从业者的平均年龄,也比以前年轻了20岁。”

5年前,听说家乡做起了新型农业,收入不比外面差,很多人都回去了。于是,他也选择辞职回到家乡。“只要你用好这部智能手机,最多三个月就可以从容上手。”徐彦斌说。

以前,这里的农户平均月收入1800元至2000元。现在,徐彦斌一家四口人年纯收入近20万元,他的妻子也在县城开美甲店,夫妻俩月收入合计1万多元,村子家里盖了三层小洋楼房,县城买了新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另外,楚雄州烟草部门在全力抓好主业稳收的基础上,以“烤烟+N”多元模式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户增收,重点打造产业综合体,全面整合农业资源,优化专业服务,目前全州建设3个国家级烟区产业综合体,10个“烟叶+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巩固形成以青豌豆、大粒蚕豆等为主要农特产品种植格局。

“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烟农种烟收入121.35亿元,户均年种烟收入达3.48万元,年均增长15.1%;落实促农增收项目696个,实现助农增收27.74亿元。

在云南省楚雄州,随处可见农户忙得不亦乐乎,众人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田野间弥漫着一阵阵丰收的芳香,一幅生态富农的画卷正徐徐展开。(黄榆)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