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宣威:扎实推动"现场办公会"取得新实效

今年4月21日,云南省曲靖市委、市政府召开宣威市现场办公会后,宣威市委、市政府分领域设立由市级领导任组长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等9个专项工作组,构建“1+9+N”的工作体系,9个三年行动计划已出台实施8个并制定专项年度工作计划。
群众采摘万寿菊。
以建设曲靖副中心城市为目标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宣威市围绕打造“曲靖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宣威市突出“强城、兴产、聚人”三个重点,统筹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和“美丽县城”建设,着力建设经济实力强、城市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具有较强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的曲靖副中心城市。
城市通达能力不断提高。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持续抓好“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区、城东休闲旅游区、城西宜居置业区、城北商贸物流区、城南新型工业区”建设,初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产业优势互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布局。宣会高速、宣富高速“互联互通”工程加快推进,永安机场建设进入预可研(立项)阶段,正积极推进军地协议签订和项目批复立项。城市路网加快完善,投资1.2亿元的建屏路建成通车,投资1500万元启动城市次干道路建设,预计投资5.54亿元建设8条市政道路,已完成可研编制及评审,目前已启动实施双龙路北段300米建设,其余路段等手续完善后方可启动建设。
城市更新步伐明显加快。城市一期棚改进入开发建设阶段,二期棚改进入征拆安置阶段;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3个,正在改造23个,整治、拆除“两违”建筑70余万平方米,维修人行道5.76万平方米、车行道2.34万平方米。投入3.98亿元推进东、西河生态景观走廊建设,投资23.97亿元快速推进北盘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多个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主体完工,数字水务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成投用。完成城市环卫一体化改革,新增环卫车辆137辆,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80%。城市“蜘蛛网”“牛皮癣”、乱摆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得到有力整治,相关制度措施有效落实,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城市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启动西河片区棚户区开发建设,加快南门街片区、东山脚片区棚户区改造征拆工作,建设6个亿元级高品质城市商业综合体,推进5个亿元以上专业市场建设,建设6个物流园区和20条特色街区,加快培育楼宇经济、平台经济、文化创意、信息咨询等新业态,努力把宣威建成连接滇黔、辐射周边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投资1.3亿元建成宣威火腿美食文化主题步行街,投资6.1亿元的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投入运营,东山镇芙蓉村成功申报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5月,全市预计接待游客18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20.8亿元。
水稻规模化种植。
着力打造东部产业转移聚集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宣威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找准工业发展突破口和切入点,把工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发展之要,设立1亿元工业发展基金,围绕打造绿色能源、新型化工、高端钢材、有色金属、高端食品5个百亿级产业的目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专项工作组,组建工作专班,定人定岗定责,有力有序推进现代化产业发展。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落实营商环境“红黑榜”制度,“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实施,“证照分离”实现全覆盖,企业登记实现全流程网上申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7.5%,基本实现“一张网服务、一道门办事、一颗章审批、一个中心交易”。
招商引资不断强化。贯彻落实“大招商”工作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1—5月全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75个,协议投资总额39.6亿元,省外到位资金54.8亿元;新立项备案招商引资产业类项目98个,计划总投资58.9亿元;待签约重点项目3个,计划投资95.1亿元,分别为投资80亿元的宣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投资10亿元的北大荒宣威高原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投资5.1亿元的宣威市10万亩万寿菊种植及精深加工项目。
绿色能源产业加快推进。持续抓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新增3对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1对综合机械化掘进矿井、4对辅助系统自动化矿井。“风光火储一体化”、抽水蓄能电站、储能电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文兴、羊场、西泽风电场、热水光伏发电项目加快推进,田坝、海岱、宝山等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新型化工产业加快发展。协调推动某股份本部磷化工产能向宣威转移,延伸发展磷酸钙盐、磷酸盐、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宣威经济技术开发区羊场化工园区被公示为云南省第二批化工园区。高端钢材产业稳中求进。积极发展高强度、抗震、耐火钢板及高端建材用钢,推动钢材向钢制品产业链延伸,某钢铁一期40万吨无缝钢管生产线建成投产,二期50万吨无缝钢管生产线完成项目建设前期相关手续,预计12月底建成投产。
有色金属产业蹄疾步稳。推动扩大液态金属在增材制造、热控与热能、生物医学、柔性机器等领域的应用,某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民营企业科技创新100强”企业,列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支持,正积极推进在科创板上市。加快发展稀贵金属提取、有色金属废渣回收深加工产业,40万吨含锌物料综合利用、30万吨高碳铬铁、30万吨高硅硅锰加工项目等加快推进。
高端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火腿产业园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引进和培育集生猪养殖、屠宰肉联、火腿加工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入园聚集发展,加快推进火腿肠、火腿饼、火腿罐头等精深加工,努力把宣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和肉制品加工销售中心。1—5月,预计实现高端食品产业产值82亿元。
品牌宣威火腿。
着力打造优质火腿及肉制品加工基地 推进农业现代化
宣威市紧紧抓住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机遇,把火腿及生猪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示范创建的主导产业,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要求,认真落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六大举措,构建了从饲料、猪种、养殖、屠宰、肉联到火腿加工、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生产经营体系,着力推动火腿产业从一产出发,“接二连三”,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2022年1—5月,出栏生猪130.5万头,实现肉类总产12.2万吨,畜牧业产值30亿元。火腿产量2.8万吨,精深加工1.7万吨,火腿产值43.7亿元。累计打造“三品一标”产品32个,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5个,打造“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30个。
突出融合发展,文化赋能品牌。投资1.3亿元,在宣威城区建设全长1100米的火腿文化主题步行街,打造集休闲购物、餐饮娱乐、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拉动就业创业700余人。目前,已签约商家100余户,已有66家投入实体化经营,较好带动了夜间经济发展。在火腿产业园规划建设9800平方米的“一馆四中心一平台”。
加快园区建设,深挖文化价值。宣威市围绕解决宣威火腿企业小散弱、吸纳就业少的问题,在虹桥工业园建设高端食品产业园,发展以火腿为主的高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地园区化、产品系列化、品质高端化、就业规模化”。园区建设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工业”发展模式,促进文旅牵动工业跑、工业带动就业跑。深度挖掘宣威火腿的文化价值、商品价值和品牌价值,按照国家4A级景区的标准规划,按3A级景区的标准启动建设,努力打造成集火腿文化展览、企业生产加工、产品展示销售、检验检测、游客品鉴体验于一体的高端食品产业园。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调优种养结构,构建以“一县一业”(火腿及生猪产业)为牵引,蔬菜、水果、中药材3大优势产业为支撑,特色农业区块为补充的“1+3+N”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打造绿色蔬菜万亩示范园1个、阳光玫瑰优质水果千亩连片基地1个、中药材生产加工产业示范园1个、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田园综合体1个,带动全市发展蔬菜45万亩、水果14万亩。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25.37万亩、一般耕地679亩、水田3822亩、拆旧复垦4340亩。完成夏粮播种面积40.7万亩,大春播种196.9万亩。
马铃薯规模化种植。
据介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宣威市将以“勇担当、新作为”新时代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先导,深入贯彻曲靖市委市政府宣威现场办公会精神,与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扎实开展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推进宣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更加坚实步伐。(杜星、杨金香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