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老牌農家樂有了新玩法

2025年05月10日08:55 |
小字號

“五一”假期,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回隆社區的原汁園飯庄內,灶火噼啪聲與食客的談笑聲交織成一片。炊煙裊裊中,牛湯鍋的香氣隨風飄散,勾起了無數游客的鄉愁。

這座扎根鄉土二十余年的老牌農家樂,曾是村民宴請親朋的小館,如今通過一系列創新改造,不僅守住了傳統風味,更以現代思維激活了“舌尖上的經濟”,成為鄉村振興浪潮中的一抹亮色。

改造后的原汁園飯庄一角--龔詣博攝

改造后的原汁園飯庄一角。龔詣博攝

原汁園飯庄的誕生,源於老板保瓊英對家鄉味道的執著。2003年,她將自家院落改造成簡易飯館,主打特色牛湯鍋。彼時,飯庄僅有三張木桌,灶台搭在露天院子裡,食客多是趕集的鄉鄰。“那時候隻想著讓鄉親們吃飽,一碗湯配幾個蕎餅,掙點辛苦錢。”保瓊英回憶道。

2022年,回隆社區保家村被曲靖市確定為鄉村振興示范先導工程,在當地政府、煙草部門的支持下,回隆社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漸成為周邊城市的熱門短途游目的地。

然而,原汁園飯庄卻面臨挑戰:設施陳舊、服務單一,難以滿足游客對品質與體驗的需求。“城裡客人抱怨環境簡陋,年輕人覺得沒新意,生意一度下滑。”保瓊英意識到,單純依賴“老味道”已不足以立足。2024年,在回隆社區“鄉賢會”的引導下,她決定對飯庄進行全面改造,目標是將“吃飯的地方”升級為“鄉村生活的窗口”。

改造初期,保瓊英發現傳統農家樂的布局難以吸引年輕游客。正當她為空間規劃犯愁時,富源縣煙草專賣局的客戶經理主動上門支招。

經過實地勘察設計后,一份別出心裁的改造方案就誕生了。客戶經理利用分區陳列提升空間利用率,把后院原本堆滿雜物的荒坡開辟為“田園體驗區”,一側是挂滿辣椒、玉米的農趣長廊,另一側是用竹籬笆圍起的時令菜園,游客用餐后,可帶孩子下地摘菜、喂雞,或在秋千架上拍照打卡。保瓊英還借鑒自家零售店貨架擺放的邏輯,在入口處設置“特色農產品展台”,用竹編筐分層陳列有機蔬菜、煙熏臘肉等商品,搭配手寫標簽,瞬間提升了視覺吸引力。

回隆社區建設指引路標。馬芝瑩攝

回隆社區建設指引路標。馬芝瑩攝

原汁園飯庄的蛻變並非孤例。在回隆社區“鄉賢會”的統籌下,全社區12家農家樂都進行了不同程度地改造,社區還貼心地在每個路口設計彩色路標,指引來往的游客到店體驗。

改造帶來的效益直觀可見,原汁園飯庄的客單價從人均50元提升至120元,帶動周邊20戶村民種植有機蔬菜,戶均年增收2萬元。更深遠的影響在於文化傳承——通過牛湯鍋技藝大賽、傳統美食研學課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本土飲食文化。

“鄉村振興不是復刻舊時光,而是用當代語言重構鄉村價值。”回隆社區工作人員說道。如今的回隆社區,原汁園飯庄的改造故事成為鄉村振興的縮影——用一碗湯的溫度留住鄉愁,用創新的思維激活傳統。正如保瓊英所說:“農家樂不能隻靠老味道,還要有新玩法。鄉村的煙火氣,照樣能飄進城裡人的心裡。”(馬芝瑩、龔詣博)

來源:曲靖市煙草專賣局

(責編:木勝玉、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