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江城舉辦職工(農民)茶葉標准化採摘技能競賽活動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濃厚社會氛圍,加快人才培養,促進江城縣茶產業發展,3月10日,由縣總工會主辦,縣茶特中心、國慶鄉人民政府、江城縣茶葉協會承辦的江城縣2025年“團結奮斗促跨越 咱們工人有力量”職工(農民工)茶葉標准化採摘技能競賽活動在國慶鄉田房村低值低效改造茶園示范基地舉辦。
縣委副書記、縣長龍德生,縣委副書記、縣委黨校校長李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涂俊奇,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何青元,雲南省農業現代化重點產業(茶葉)專家組組長呂才有出席活動。
比賽現場,隨著裁判一聲令下,茶農們背起茶簍迅速進入茶園,穿梭在茶樹間,展開了一場指尖上的較量,一雙雙巧手在茶尖上“飛舞”,一片片鮮嫩芽尖收入茶簍中,選手們動作嫻熟、順暢,現場氣氛緊張激烈,大家都力爭在規定時間內採摘到最多、最好的茶葉。
比賽結束后,由評委根據茶葉重量佔比(60%)和質量佔比(40%)進行綜合評分,最終評出團體和個人前三名,與會縣領導為獲獎選手頒發了獎牌。
除了技能競賽,此次活動還精心安排了茶葉加工現場培訓環節,讓參賽者和觀眾在緊張的比賽之余,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學習茶葉加工的全過程。
此次競賽不僅是對茶農們採茶技藝的一次大檢閱,還圍繞江城縣低值低效改造茶園早春茶優勢,通過開採儀式、制茶工藝培訓,採茶競賽等豐富活動,提升了江城縣茶企業、合作社、基層茶農的技能水平,有效推動了江城縣低值低效改造茶園早春茶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助力江城縣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全縣按照有機茶園創建理念,結合“改土、改型、控肥、控藥”以重新培養主干和骨干枝及有效分枝,塑造高產優質茶樹樹冠等技術措施,建立示范基地100畝,輻射帶動面積6000余畝,示范帶動農戶500余戶。通過推廣低值低效茶園改造技術,茶園生態學特性、土壤結構和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提升﹔示范推廣區域內茶農春茶鮮葉價格由5元至10元每公斤增長到了17元至30元每公斤,覆蓋農戶300余戶,茶農戶均增收1000余元,呈現了茶農增收、企業增效、產業品質提升的良好氛圍。(李麗婭 普東杰)
來源:江城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