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進聰升職記
2025年03月03日14:59 |

“父親第二次胃穿孔手術結束,我就決定回老家照顧父母。”2023年2月,蘇進聰辭去在深圳一家電子廠的工作,回到家鄉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
通過親戚朋友介紹,蘇進聰知道了“幸福裡”社區平台——為解決企業用工難、務工者就近找工難,永仁縣搭建的一種彈性精准用工模式。
當年3月,蘇進聰入職“幸福裡”社區,從一名藍莓基地的大棚搭建工人干起。“每天上下班,社區派車接送,兩餐如果有空,就回社區吃,免費,還是挺穩妥的。”他說。
再說住宿,是當地政府整合學校、辦公樓、敬老院等閑置資源,翻新后提供給務工者居住的。“一間6人,衛浴間共用,輪流打掃。”蘇進聰說。
入職三個月后,蘇進聰晉升為小隊長,管理一支小分隊。李大平夫婦是小分隊成員。
務工人員在採摘藍莓。受訪者供圖
“孩子還在讀書,在‘家門口’上班,方便我們照顧。”李大平說,上班的藍莓基地離社區不遠,離家也近,到藍莓基地從事採摘和包裝工作,除了每天最低120元的固定保障費用外,也可按件計價,多勞多得。
縣裡成立“幸福裡”社區后,永仁縣煙草專賣局主動配合。為提升務工人員專業性,社區通過摸排、篩查,組建了一支煙草產業工人隊伍,並由永仁縣煙草專賣局進行技能提升培訓。
蘇進聰的哥哥蘇進明是隊伍中的一員,通過技能培訓后,他將所學到的烤煙種植管理技術運用到自家的10多畝烤煙管理中,2024年收益達到7萬元左右。
現在,蘇進聰已經是“幸福裡”社區一個分社區的廠長,每個月能有6000元左右收入。“很滿足。”談及現狀,他笑著說。
“幸福裡”社區這座“幸福橋梁”,真正架起了老百姓實現“就業在家門口、幸福在心裡頭”的美好願望,托起了他們“穩穩的幸福”。(王文穎)
來源:雲南省煙草專賣局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