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江城:林下中藥材 種出好“錢景”

盛夏時節,樹木蔥蘢。在位於江城縣嘉禾鄉聯合村半山寨村民小組的中藥材基地裡,放眼望去,白芨、重樓、黃精等中藥材在綠色林海中“嶄露頭角”,生機勃勃。工人們穿梭其間,忙著平整土地、拔除雜草,一片忙碌景象。
江城縣嘉禾鄉聯合村半山寨村民小組處群山環抱之中,森林植被覆蓋率高,土壤、空氣等自然條件優渥。正是看中了這裡極佳的生態環境,江城縣紅能開發種植有限公司把中藥材的種植基地建在了這裡。
江城縣紅能開發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白衛紅說:“基地是2018年開始做林下種植的,可種總面積有6800畝,目前已種2330畝。”
目前,基地裡種植了重樓、百部、白芨、龍膽草、黃精、板藍根、石斛等中藥材。本著“道地品種,生態種植,產出好藥”的理念,基地採用生態種植方法,使用農家肥,不用農藥,適當除草,盡量仿照該藥材的野生生長環境,借助林下陰濕環境和落葉腐殖質,降低了人工遮陰、肥料等成本,最大限度促進中藥材生長。
林下中藥材種植周期長,需花費不少時間和人力,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採取“土地流轉+勞務雇佣”模式,將附近有勞動能力的農戶納入其中,通過就業幫扶,促進村民增收。
“我們是附近聯合村梁子寨村民小組的,自從老板開發基地后就一直在這裡做工,平時做除草、平整土地、種中藥材等,我們來這裡打工,每天有120元,一年下來收入約一萬余元。老板是本地人,所以很照顧我們,平時隻要有活干,他都會優先考慮我們,我們在這裡打工離家又近,還能賺錢,可以說是兩全其美了。”談及基地負責人白衛紅時,大家都對他贊不絕口,馬秀珍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基地林下種植的中藥材品質是比較好的,像本地的白芨、石斛當年就可以見效,但是目前我們還想繼續擴大種植規模,所以暫時不出售,預計在2026年至2027年,才准備大批量對接市場。”林下種植的周期,決定了這個行業需要多年堅守才能有所收獲。對於未來的發展,白衛紅信心十足。
江城縣紅能開發種植有限公司只是江城發展中藥材產業的縮影。近年來,江城縣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優勢,按照“林藥結合”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生物藥材種植。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58841畝,江城縣以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讓林地“長出”新經濟,把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讓青山變成“金山”。(劉思瑞 唐瑞 羅永春)
來源:江城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