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普洱江城

傣家衣匠玉段:一針一線繪春秋 匠心傳承三十載

2024年06月18日17:11 |
小字號

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整董鎮整董村的曼景寨村民小組,有一家開了38年的玉段傣裝店。服裝店的主人玉段懷揣著對傣族服裝的熱愛,靠著一台縫紉機、一把剪刀和一個熨斗,從春夏到秋冬,用匠心精神傳承著傣族的服飾文化。

走進玉段的家裡,她正坐在縫紉機前,雙手與機器相互配合,認真縫制著新的傣族服裝。生於60年代的玉段,從小就看著母親在家做傣族服裝,在母親的影響下,玉段也漸漸喜歡上了這門手藝。

圖片

玉段說:“小時候看見母親在家裡給我們做新衣服特別高興,當時我們的衣服顏色單一,沒有現在這麼多的花色和樣式,所以當時就下了決心,長大以后我也要做更漂亮更好看的傣族衣服給自己穿,成為傣族服裝的設計師。”

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18歲那年,玉段隻身一人到景洪市學習傣裝的縫制,學成歸來,她在寨子裡開了整董鎮第一家傣裝店,開始逐步實現她兒時的夢想。進貨、裁剪、縫制、熨燙、銷售......玉段一個人包攬了傣族服裝的所有過程。為了提高效率,她利用晚上來繪制和剪裁面料,白天則進行衣服縫制和裝飾,即使在睡前休息時她也會躺在床上思考服裝的樣式。

圖片

玉段說:“隻要看到好看的面料,就會特別想把它做成傣裝,有的面料顏色不好搭配,我就會躺在床上一直想,想不出來就會睡不著覺,雖然一個人做很辛苦,但我就是因為喜歡才學的,所以覺得值得。”

熱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38個春夏秋冬,玉段從最初的腳踏式縫紉機到現在的電腦縫紉機,憑著對傣裝的熱情和愛鑽研的狠勁,她的店面越做越大,客人也越來越多。她縫制的傣裝不僅受到本地人的喜歡,還得到了廣西、上海等多個外省顧客的青睞。

圖片

而對玉段而言,制作傣族服飾不僅僅是一個營生手段,更是她一直追逐的夢想。玉段說,隻要她還有能力,她會一直把這門手藝做下去,並且把它傳給下一代,把傣族的服飾文化發揚光大。(陶昊)

來源:江城發布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