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雲南楚雄

雲南牟定:創新模式譜新篇 農民增收笑開顏

2024年04月17日15:08 |
小字號

化佛山腳、慶豐湖畔,春暖花開。軍屯村位於雲南省楚雄州牟定縣共和鎮西北角,這幾日,村裡很是熱鬧。

“彭麗瓊,人口4人,土地4畝7分,現金入股500元,領取分紅1731元……”軍屯村委會會議室裡人頭攢動,村民們正激動地聚在這裡等待領取2023年的農民股金。

這是土地入股的分紅?沒錯!咋回事兒呢?這一切都還得從2021年說起。

工人正在為大粒蠶豆促芽。陳琪方攝

工人正在為大粒蠶豆促芽。陳琪方攝

軍屯村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但由於過去土地零散,村民們大多都是種“巴掌田”,土地面積最大的也不超過5畝,大伙兒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守著地掙不到錢,村裡外出打工的人逐漸增多,田地撂荒也就成了常態。

“以前自家的田塊小,又分散,不僅用不了農機,有時候種了庄稼運出去都難。”說話的人名叫鄭德明,他家裡的3畝多地主要是種植水稻,還要撂荒半年。“一年到頭下來,剛好夠肥料錢。”鄭德明回憶道,自從土地流轉出去后,不僅有分紅,他還有時間打零工,收入比以前多多了。

近年來,共和鎮致力於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子,成功打造了“土地集約管理+產業統籌規劃+配套專業服務”的“共和模式”。

聚零為整——讓分散的資源“聚起來”

作為牟定縣的核心煙區和糧食主產區,軍屯村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力求將土地化零為整,改變人們守著“金窩窩”卻過著苦日子的現狀。

對此,在牟定縣的統一組織規劃下,依托“四級聯動”的土地流轉新模式,軍屯村將土地規劃納入村規民約,以村委會為主體開展煙田統一流轉。

作為牟定縣某合作社理事長的陳繼江,是全村2972畝耕地的“大管家”,他介紹,全村第一年就流轉了2700多畝土地。

流轉過來又該怎麼種?軍屯村有規劃。

軍屯村在建設高標准農田的基礎上,將土地一分為二規劃煙葉種植區和輪作區,隔年一交換。“今年是偶數年,這一大塊都是煙葉種植區,等到明年,這裡就要換種其他作物了,要保証百分百輪作。”陳繼江指著周圍的田地,將村裡水旱輪作的方法娓娓道來。

“小春這一季,田裡剛收完烤煙,土壤裡還剩一些肥料,我們一般種些大粒蠶豆、油菜、玉米,長得特別肥。”陳繼江說,這一“烤煙+N”的產業組合,實現了煙后種植的高效對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走出了一條糧煙互補、農經互助的產業轉型升級之路,實現輪作與增收的融合。

配套設施——讓農業產業“興起來”

鄉村要振興,產業需先行,要想提升耕地效益,“藏糧於技”是關鍵。共和鎮根據產業優勢,結合市場調研需求,在輪作區,採取“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種植水稻,從選種到銷售都進行統一化管理。“

由於起初村裡缺乏倉儲和加工設備,隻能將水稻運到村外甚至是縣外進行加工,成本很高!”陳繼江感嘆道。這樣的情況在2022年得到了轉機。

共和鎮成功申報了滬滇協作資金500萬元,主要用於村委會開展糧煙協同綜合體建設。得益於資金保障,軍屯村建成了一座每日可處理谷物60噸的作業中心、一條每日可加工精米20噸的生產線、一組儲存量在800立方米的冷藏保鮮設施,每噸大米的生產成本降低了180元。

不僅如此,村裡其他的農業設備也日趨充足。“現在,我們有烤房群2群75座,還配有250盞防虫燈/14台農機/2台大型拖拉機,幫大家省了不少工。”說起配套設施,陳繼江如數家珍。這些設備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租給合作社使用,收益主要用於壯大村集體經濟以及公益事業建設。

“拿烤煙種植來說,農機的完善實現了起壟、打塘、施肥、澆水、拋苗、覆膜一體化作業,田間生產環節平均每畝減少了7.5個工,節約成本500元左右。”陳繼江說。

今年,軍團村大粒蠶豆畝產1噸左右,高產的能到1.5噸,又是一個豐收年。蠶豆咋賣?

“完全不用擔心,我們的大粒蠶豆採摘下來48小時內即可到達江浙滬等大城市的百姓餐桌。”陳繼江自信地說。

據介紹,為了讓牟定的農產品更好地“走出去”,合作社注冊了自主品牌,定點供應企事業單位食堂。

同時,牟定縣政府牽頭與上海某批發市場達成產銷合作協議,成立“優質蠶豆種植營銷協會”,瞄准江浙滬地區春節期間蔬菜市場空檔,組織開展訂單生產。

產銷平衡,以銷定產,“這樣一來,大家伙種地的底氣更足了!”陳繼江笑著說。

入股分紅——讓村民“腰包”鼓起來

土地經營效益好,村裡百姓笑盈盈。收益如何分配?

為助力“糧煙互補”充分發揮效益,牟定某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了產業綜合體,大力推動農民變股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的“三變改革”,盤活農村自然資源、存量資產、人力資本三大要素。讓群眾通過土地、人口、現金三種入股方式成為合作社的主人,以每股100元的金額吸納股金。

截至目前,入股村民戶數698戶,人數2772個,全村2972畝耕地全部入社,現金入股24.61萬元。按合作社章程計算,現總股數已達59901股。

說起入股模式,村民們個個說得清。“耕地每畝10股,每個人頭10股,現金不能超過5股。”入股的農戶按照“保底租金+股份分紅”的方式,在每畝土地每年1000元保底租金收入的基礎上,還可根據入股情況參與年終分紅,年均增加收入1萬元以上。此外,每年為剩余勞動力提供務工崗位200個左右,戶均增加家庭收入近兩萬元。

軍屯村的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的一次生動實踐,帶動了周邊村委會大力種植谷物和蔬菜,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上,雲南牟定農戶持續增收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陳琪方)

來源:楚雄州煙草專賣局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