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我的科學引路人

蔡希陶得意門生許再富:從中專生到“終身研究員”

李發興 尹馨
2024年04月16日08:10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人民網雲南頻道聯合推出“我的科學引路人”系列視頻,為您講述他們“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故事。

【人物介紹】

蔡希陶(1911年—1981年),是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雲南植物研究的先驅者、熱帶植物研究的奠基人,他把畢生精力獻給植物科學,成為植物科學界的一代楷模。1938年,他在昆明黑龍潭具體操辦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前身“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的建設,並在1945年任該所副所長至1951年改為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昆明工作站任站長,1958年改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任副所長。1959年,在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他在西雙版納葫蘆島上建設了中國第一個熱帶植物園,為雲南植物學研究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他在1945年主持了優良烤煙品種的引種馴化及其推廣,為雲南支柱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進行了雲南三葉橡膠資源的調查及其宜林地考察,為在雲南建設一個僅次於海南島的我國第二大橡膠發展基地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此外,他組織了雲南野生資源植物的調查及其開發利用等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重要科技成果,在大地上書寫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立體文章”。

許再富,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終身研究員”。1959年,20歲的他從農校中專畢業后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花卉組當“見習員”。1961年,他被調到該所的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他在蔡希陶教授的指導下,邊建園、邊科研,很快便成為蔡希陶的“四大弟子”之一。后來他在熱帶雨林植物資源及其民族森林-植物文化和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兩個研究領域取得了較多創新的科技成果,也為該園的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974年,蔡希陶(前一)帶領學生在熱帶雨林考察,許再富(右一)在觀察植物生長狀況。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供圖

1974年,蔡希陶(前一)帶領學生在熱帶雨林考察,許再富(右一)在觀察植物生長狀況。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供圖

在一匹馬、一條獵狗、一隻獼猴和一名挑夫的陪伴下,1932年,蔡希陶奉命前往雲南調查植物。

歷經三年,他歷盡艱險,走遍雲南的山山水水,共採集植物標本21000余號。經后來的研究,其中有427個新種和不少的雲南新記錄,成為揭開雲南“植物王國”神秘面紗的“揭幕人”。

1959年,年近半百的蔡希陶帶領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8名自稱為“集體的魯濱遜”的科技人員,他們冒著熱帶的驕陽和暴風雨,在西雙版納勐侖鎮葫蘆島上與毒虫、毒蛇、猛獸為鄰,披荊斬棘,“雙手劈開葫蘆島”,創建了我國第一個熱帶植物園。

就在同一年,中專畢業的許再富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當“見習員”。他跟著老技工們學習花卉植物的繁殖、栽培管理技術,在摸索中寫出了《昆明地區雲南山茶花繁殖栽培技術調查報告》,這篇調查報告成了他對“科學殿堂”的一塊“叩門磚”。

兩年后,蔡希陶向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要了一批科技人員,到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加強工作,時年22歲的許再富就在其中。

蔡希陶見到許再富,親切地稱呼他“小老廣”,瞬間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初到植物園,許再富一邊參與建園的規劃設計,一邊跟著蔡希陶研究熱帶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他深感自己“知識根本就不夠用”。

1974年,蔡希陶(右)和他的學生在原始森林中考察。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供圖

1974年,蔡希陶(右)和他的學生在原始森林中考察。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供圖

許再富說,蔡希陶對他們這些非科班出身的見習員們因材施教,除了講專業和英文、植物拉丁名課之外,還帶領他們走進熱帶雨林,走訪當地傣族村寨,考察植物資源及其生態和引種熱帶植物。

“蔡老常對我們說,西雙版納是個好地方,是科研的寶地,‘一屁股坐下去可以壓倒三棵藥草,把窗一打開就可以找到一個科研課題’。”這些話給了許再富莫大的啟發,讓他從中找到了科研的方向。

從認識到應用,再到探究植物和人類生活的關系,許再富慢慢地走上了科學道路。

1963年,在蔡希陶的指導下,許再富為中國科學院在葫蘆島上召開的植物園工作會議撰寫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花期初步觀察》和《西雙版納附生蘭花的初步考察》兩篇論文。

蔡希陶非常看重這兩篇論文並親自為其作了修改補充 。許再富回憶,后來媒體在採訪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時便將他稱為蔡希陶的“四大弟子”之一。

許再富說,他在學術上曾有兩次“頂撞”老師,但蔡老非常大度,從不計較。每每回想起老師對待不同學術觀點的包容和尊重,許再富都十分感動,“后來我在熱帶雨林和傣族民族生態文化方面的研究,有一些發現和創新的觀點,和蔡老對我的影響、對我的培養密不可分。”

從1961年至1980年,許再富共發表11篇論文,主編出版了科普著作《林海行》,與蔡希陶合著的《國產血竭植物資源的研究》一文發表在《雲南植物研究》上。許再富說:“這是我一生中唯一與蔡老共同署名發表的論文。”

受蔡希陶的影響,熱帶雨林植物資源學和民族森林-植物文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為許再富最重要的兩個研究領域。

1978年,許再富由“見習員”被破格晉升為助理研究員﹔2006年,被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聘為“終身研究員”﹔2016年,榮獲“中國植物園終身成就獎”。

【3】許再富在辦公室整理資料。人民網記者-李發興攝

許再富在辦公室整理資料。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科學精神就是獻身科學,要鍥而不舍,不管有多困難,都堅持下去!”回顧半個多世紀的科學研究生涯,退休而不退崗的許再富希望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尊師重道、獻身科學。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