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店“老物件” 傳播“新力量”

2024年01月25日09:54 |
小字號

因為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一些老物件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消失,成為了人們心中永久的記憶。但雲南陸良市民季自萍和丈夫保滿良醉心於老物件收藏24年,將這些珍貴的記憶保存了起來。

自萍兩口子經營著一家特別的百貨店,用“百貨”還不足以概括店內物品的數量,說是“萬貨”更為貼切。因為除了售賣日用品外,店裡還陳列著三萬多件充滿時代印記的老物件。

走進這間琳琅滿目的百貨店,仿佛置身於一個民間藝術博物館,讓人仿佛有一種時空穿越的錯覺,激起了無數人的童年回憶和時代的漣漪。

小杏藏室展示的老物件。高斯源攝

藏室展示的老物件。高斯源攝

為什麼會收藏老物件?這源自一個小小的契機。1999年,這家百貨店剛開業的時候,一些老百姓偶爾會拿家裡一些值錢的老物件來換商品,季自萍不好拒絕隻好收下。一開始,季自萍覺得這些老物件如果丟了就再也沒了,很太可惜,僅僅想要把它們保存起來。隨著保存的物品越來越多,夫妻倆逐漸對老物件愈發地感興趣起來,他們喜歡去挖掘這些物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並且一有空就會到農村老屋去轉,主動去搜羅一些老物件進行收藏。

一個舊搪瓷口缸、一本舊挂歷、一把舊農具,這些都是別人眼中的“破爛”,卻是他們眼中的寶貝。夫妻倆可以因為得到了一本舊書而興奮不已,也會因為錯過了一張小小的郵票而懊悔不已。漸漸地,他們好像因為這一共同愛好。“一些東西看似普通,但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記憶,它們見証了國家發生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季自萍說道。

隨著收藏數量的增多,眼看著家裡堆積如山,夫妻兩決定就在家成立一個收藏館,分門別類地向大眾展示這些藏品,充分發揮它們的獨特價值,向社會公眾提供一個免費參觀學習、追憶歷史文化宣傳陣地。

1小杏藏室展示的老物件-高斯源攝

藏室展示的老物件。高斯源攝

搜集和收納老物件的過程,是個苦活、累活,也是個臟活,要想對外公開展覽,也不是件容易事,幾萬件藏品的搬運、分類、衛生工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季自萍夫婦不怕臟不怕累,經過多次的位置調整,終於把展覽區域定為紅色藏品區域、黨史和地方志類書刊區域、老票據、票証區域、家庭生活區域和農耕用具區域。

由於藏品數量多、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藏室也成為了陸良縣“學史用志示范點”“黨史學習教育體驗教學點”。每每有人到其店內參觀時,季自萍或丈夫都充當免費講解員,認真介紹每一件物品的名稱、用途、使用年代等,讓“90”后及“00后切身感受社會的變革,教育引導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2各類藏品分類展示存放--高斯源攝

各類藏品分類展示存放。高斯源攝

2020年,抓住煙草部門發展現代終端工作契機,夫妻兩對小店進行了升級改造,開展鋪面文化特色內涵提升行動。此外,他們實行了全商品掃碼、全店鋪管理,全渠道支付的經營模式,銷售收入進一步提升。

每當有人問:“如果這些收藏品升值了,你們會舍得將它們出售嗎?”夫妻倆堅決地搖頭,因為他們深知這些物件不是商品,它們背后的故事、文化和價值,絕不是用金錢能夠衡量的。(高斯源、王自剛)

來源:曲靖市煙草專賣局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