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富民:工会搭台 实现"家门口"高质量就业

4月10日,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首个“共富工坊”工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该县款庄镇举行,会议选举产生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委员,同步组建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并完成首届领导班子选举。
“共富工坊”是实现群众“家门口”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民富、农村稳的关键举措。富民县总工会以款庄镇“共富工坊”工会委员会为试点,本月将在赤鹫、东村等镇新建4个工会委员会,最大限度将全县灵活就业人员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重点培育假发编织、帆布手套缝纫、饰品编织等特色项目,通过“工会搭台、技能赋能、产业聚力”的创新模式,打造“企业派单—工坊接单—居家生产”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让更多职工群众在“家门口”端稳“致富碗”、走实“共富路”。
近年来,富民县坚持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探索实施“乡村共富”工程,搭建来料加工“家门口务工车间”,设立了7个“红色富民·共富工坊”,吸引了1000余名群众灵活就业,相关产业初具规模。富民县总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工会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按照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的理念,与县委组织部有机联动,在款庄镇成立“共富工坊”工会委员会,把灵活就业群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凝聚起来。
假发编织加工。
在富民县款庄镇“共富工坊”工会委员会成立当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订单交付技能大比武”在工坊内火热上演。50名新入会的职工,正争分夺秒演练新型辫编法。原来工会委员会尚未正式挂牌时,就已接到浙江金华客商加急订单,要求5天内完成近万件手工假发编织产品。为确保“共富工坊”新职工保质保量完成,富民县总工会创新采用“以赛代训”模式,组织参赛者在5分钟内进行创意编发比拼,通过速度、质量、创新三维度综合考评,最终按名次颁发奖励。
这场“指尖上的较量”既检验了岗前培训成果,也为突击生产任务注入强劲动能。“竞赛既考验手艺速度,更关乎订单信誉,举办得太及时了。”新当选“共富工坊”工会委员会工会主席的母正琼说道。作为曾经的“共富工坊”带头人,她创新研发的9种编织技法曾被多家厂商指定为“样板工艺”。如今依托工会资源,她将技术无偿地传授给会员,并统一对接优质订单。
“5分钟要编出更多符合订单标准的假发辫,既要手速还得心细。”刚斩获技能竞赛一等奖的宝妈施海瑶说,“在家照顾孩子的间隙就可以进行假发编织加工,还能增加收入。”职工丁玉艳边整理编织材料边感慨。目前,款庄镇已有100余名妇女通过“碎片化接单”实现月均增收1000—3000元,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赵永丹 文/图)
来源:昆明市总工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