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云南: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2025年04月10日08:28 | 来源:云南日报
小字号

  话题

  如何让新生儿出生的“一件事”从“可办”到“易办”?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怎样破解专家号“一号难求”?4月3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见昆率队做客“金色热线”,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从“来回跑”变为“指尖办”

  新生儿出生后,家长往往需要奔波于医院、派出所、人社局、医保局等多个部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社保参保、医保登记等多项业务,需要准备大量材料。新生儿办证手续繁琐,往往会成为新手爸妈的“甜蜜负担”。

  以出生医学证明和预防接种证为例,两个证都可以在医院直接办理,办理流程也较为清晰,但排大队的情况仍然不可避免。

  新手妈妈马女士说,生完宝宝出院后,要先到医院的护士台去预约,再根据预约好的时间到医院办出生医学证明。第一次去办只是交材料,交完了材料又要再约时间,才能去领医学证明,办一个证就要跑好几回。

  去年,省卫生健康委牵头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集成办理,旨在让新生儿出生的“一件事”由“可办”到“易办”。

  “省委、省政府着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省卫生健康委聚焦妇幼健康,切实推进新生儿出生后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便捷化,为此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做到事事有人管、层层抓落实。”王见昆介绍,省卫生健康委与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梳理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办理的主要政务服务事项,确定《出生医学证明》首签、预防接种证办理、户口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生育费用报销、科学育儿服务登记7个联办事项。同时,拓展电子预防接种证凭证申领服务。统筹整合服务资源,打通系统、部门、层级、地域之间的屏障和壁垒,使各项服务事项无缝衔接。

  “省卫生健康委还搭建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线上办理平台,提供多渠道的线上服务。”王见昆表示,群众可通过电脑、移动客户端、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提交申请材料,即可全程网办,实现“多表合一、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此外,同步开通了办理进度查询、结果反馈等功能模块,方便群众查询。通过优化流程、平台整合、数字赋能等措施,实现“跑腿”由6次压减为不跑也可以办成事,环节由以往的29个压减为2个,办理时限由44个工作日压减为12个工作日,办理材料由20份压减为6份,大幅提升了办事效率。

  “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工作。”王见昆表示,将制作宣传视频,在助产机构、政务服务中心等地播放,提高群众对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工作的知晓程度。同时,组织培训办理人员,确保“一件事”联办服务广泛惠及群众,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切实解决看病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

  “2024年,省卫生健康委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各项工作都取得积极进展。”王见昆介绍,一是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好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分配和布局更加均衡。云南省推动实施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10大工程、44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和省级临床医学中心,专科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支持16个血站(血液中心)能力建设,提升全省临床用血保障水平。在国家医改对地市级行政区的评价中,云南省有8个州(市)进入了全国前50。列入提质达标的128家县级公立综合医院中,125家达到国家基本标准,90家达到推荐标准。县域医共体综合考核排名全国第8、西部第1,县域内就诊率提升到92.8%。二是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质达标,医疗服务网更加牢固。全省1507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133家达到国家基本标准,346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完成90个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提质建设,建成了600个标准化慢性病诊疗专科、1483个基层慢病管理中心、1073个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89.61%和85.54%。三是执行生育支持政策,全省人口出生率保持正增长,妇幼健康核心指标历史最优。2024年,全省分娩活产数达40.12万人,较上年增长4.24%,出生人口连续两年上升,累计下达生育支持省级资金9.42亿元。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5.74/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3.81‰,婴儿死亡率下降至2.30‰,创历史最低。四是着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可感可及。针对挂号难等门诊难点、堵点问题,明确开展门诊“一站式”服务、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增加专家号源数量3条措施。针对住院难等问题,制定入院、出院标准,改善入院、出院服务体验,梳理住院超14天病种,推行日间手术,鼓励开展预住院服务,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等6条措施,进一步提升患者体验。

  多措并举破解“一号难求”

  省卫生健康委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专家号“一号难求”问题?

  “专家号‘一号难求’已列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工作方案》中,作为着重解决的问题。”王见昆介绍,为缓解挂号难,主要是挂专家号难的问题,除了开通微信小程序、App、互联网医院、电话等多种挂号渠道外,省卫生健康委还采取了其他措施:一是增加专家号源。全省有231家医院通过加号、候补挂号、延长门诊时间、增派出诊医师等方式,增加专家号源,2024年全年增加的专家号源为576万次。二是创新专家出诊模式。例如省一院为缓解专家号“一号难求”问题,推出知名专家团队门诊服务。医院精选院内重点科室中业务能力过硬、患者口碑良好、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领衔,带领多名专业骨干医师、技师、护士组建团队,患者来院后,先由专家团队医生为患者进行初诊。如果遇到病情复杂、诊断困难或者病情危重、治疗难度较大的患者,团队医生再将患者转至知名专家处进一步诊治,以此提高专家的诊疗效率,让更多患者能看上“大专家”。(记者 李翕坚)

(责编:徐前、木胜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