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水越来越清,游客才会越来越多”

提到泸沽湖,这个位于滇川两省交界处的绝美之地,想必不少人都心驰神往。
眼下虽是旅游淡季,但杨安晨家的民宿依然红火,入住率天天保持在50%左右。这家民宿位于丽江市宁蒗县永宁镇大洛水村蒗放村民小组,推开窗,泸沽湖的美景便映入眼帘。
杨安晨,35岁的摩梭人,经营现在这家民宿已有五年光景。他家在大洛水村里格村民小组,也在泸沽湖边,离湖面三四百米。
航拍泸沽湖,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泸沽湖是集跨行政区域、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区、自然保护区、湿地、社区为一体的高原湖泊。“以前家挨着湖,为保护泸沽湖,2019年,村里20多户人家一起响应政府号召,迁到了离湖300多米的地方。”杨安晨说,新房子一小半父母住,多半租给当地一家国企,由企业全盘打造村里的旅游业态。
小时候,守着绿水青山,杨安晨没想过长大后吃“旅游饭”。“那时候家里靠种地打渔为生,日子紧巴巴。父母常念叨,要我好好读书,长大后到外边闯出一番天地。”他说。
可杨安晨有自己的想法。2015年,从玉溪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他,本有机会成为一名中学体育老师,但看到泸沽湖游客络绎不绝,村里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决定回乡发展。
泸沽湖美景。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家里把老房子租给外地人开民宿,他则开起了烧烤店。两年后,他接手了那家民宿,投入200多万元进行提升改造。
然而,随着游客增多,泸沽湖岸边建筑林立,湖水水质却逐年下滑。丽江泸沽湖管理局以规划引领、保护优先、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绿色发展为抓手,实施了一批保护治理项目,泸沽湖的水质这才常年稳定保持Ⅰ类。
杨安晨的家当时在湖边,还没拆建。为保护泸沽湖,民宿要拆。“虽然遗憾,可没办法。”他慢慢想通,“只有泸沽湖水越来越清,游客才会越来越多。”
可民宿没了,接下来怎么办,有了之前的经验,杨安晨决定在蒗放村民小组重新开民宿,就是现在这家民宿。
这时,他结识了来自陕西咸阳的韩笑,当时后者来泸沽湖旅游,两人有了感情,韩笑放弃在北京的高薪工作,来到泸沽湖,和杨安晨成了家。
妻子见多识广,新民宿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既保留了摩梭文化的元素,又融入了石材、玻璃幕墙、竹子等现代材料,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的独特魅力。2023年民宿营业额达到300多万元,去年也有200多万元。旺季时,民宿更是一房难求。
游人打卡泸沽湖。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去年,一档综艺节目在泸沽湖录制,杨安晨家的民宿凭借出色的入住体验,吸引了节目组的几位重要嘉宾入住,一下子提升了民宿的知名度。
这段时间进入旅游淡季,两口子又琢磨着对民宿进行再次提升改造,让游客住得更舒心。但资金是个问题,好在中国农业银行宁蒗县支行及时伸出援手,为杨安晨发放了40万元的“惠农e贷”。
“游客越来越多,环境保护的压力肯定更大。”杨安晨说,“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会尽自己的一份力,向游客讲好泸沽湖的故事、摩梭文化,同时引导他们爱护泸沽湖,保护好这片净水。”
游人打卡泸沽湖。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泸沽湖的美,美在生态。丽江泸沽湖管理局副局长张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决扛实泸沽湖保护治理主体责任,以泸沽湖Ⅰ类水质为保护目标,通过一系列革命性举措,持续推动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工作,让泸沽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更加悠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