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金融“活水”润泽“柑”甜产业

人民网记者 程浩
2025年04月07日08:44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春日里,金沙江水泛起粼粼金波。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期纳镇,户外气温“轻松”突破30℃,打开车窗,热浪扑面而来。

到丽江关房种养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关房公司”)种养殖基地的路不好走,一路弯弯绕绕。好在山坡上的沃柑香不时涌入车窗,才稍稍缓解了记者长途跋涉带来的疲惫。

关房公司的种养殖基地就坐落在这片连绵的山坡上。抬眼望去,基地绿油油的沃柑树上,拳头大的果子压弯枝头,像挂满了小太阳。

阮艺展示沃柑。人民网记者-程浩摄

阮艺展示沃柑。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见到基地负责人阮艺时,他正带着采购商穿梭于果园间实地考察。他随手拿起一个金黄的沃柑,将量果器轻轻套在果实上展示:"我们果园的果子以75—80毫米的一级果为主,大小适中、口感好,精品果居多。”

转得差不多了,他把客商带到办公室细聊。“看得出你们诚心要,如果要的量大,价格我可以降到(每斤)2块。”阮艺亮出底价。

“看着路不好走,到时车进得来吗?”客商犹豫道。

“大车到不了,咱有小车转运。”阮艺答。

客商基本满意,答应三天内答复。“估计能成。”目送客商离去,阮艺咧嘴一笑。

包括期纳镇在内的永胜县多个乡镇处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昼夜温差大,白天穿短袖,太阳一落就得加衣服。“气候适合种沃柑。”阮艺说。

早年,阮艺在丽江华坪一家煤矿做销售,后来自己开洗煤厂。眼看煤炭行业要绿色转型,他一咬牙关了厂子。

“咱祖辈都是农民,土地里才有‘真金白银’。”2017年,他和合作伙伴投入上千万元,在期纳镇习朗村流转山坡地200多亩,一半用来种沃柑。

果园里不缺草,阮艺又办了养殖场。“牛吃草,牛粪用作果园的肥料,牛能卖钱,资源循环利用。”阮艺笑着说。

种养殖业见效慢,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每天睁眼就是六七千块开销,有时真顶不住。”阮艺压力有点大。

沃柑挂满树枝。人民网记者-程浩摄

沃柑挂满树枝。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咋办?中国农业银行永胜县支行送来“及时雨”——200多万元贷款助阮艺缓解了压力。“有农行做后盾,干事创业的信心更足了。”阮艺说。

去年,关房公司种养殖基地亩产沃柑4000多公斤,100多亩沃柑毛收入接近200万元。“今年虽行情走低,但我家果子好,加上牛价回升,公司收入应该不会差。”阮艺底气十足。

在关房公司带动下,附近不少村民到基地务工,学了技术后自己种沃柑。有资金需求时,农行积极伸出援手,解决后顾之忧。

永胜县2025年沃柑预计产量超30万吨,截至3月,农行永胜支行累计为全县沃柑种植户投放贷款12.4亿元。“我们将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服务,确保金融‘活水’精准灌溉沃柑产业,助乡村振兴。”中国农业银行永胜县支行副行长赵天渝说。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