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文旅

一曲漫瀚调 深凝民族情(艺近人和)

丁志军
2025年04月10日08:1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一曲漫瀚调 深凝民族情(艺近人和)

  漫瀚调代表性传承人在传习所交流。 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研究所供图

  “你晓得天下的黄河几十几道弯哎……”最近,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你好!中国”暖城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现场,内蒙古“漫瀚调”歌手岳文祥一曲《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征服观众。

  漫瀚调音乐动听流畅,是蒙古族和汉族音乐文化交流融合形成的独特民歌,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民族团结共创共享的艺术瑰宝。

  “大人唱曲儿娃娃学。”谈起漫瀚调的传承,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美臻如数家珍。她说,小时候总能看到乡亲们随时随地对歌欢娱,山梁上河道旁,到处歌声回荡。

  早些年,当地群众住的是小房子或蒙古包,遇上娶媳妇、过寿等喜事,客人多,主人就雇来漫瀚调“红火班”乐队,大家上午来了在院里唱,晚上在屋里炕上唱,唱到天明才回去。这种免费K歌,人人锻炼了即兴编词能力,彼此对练,陌生秒变亲切,慢慢练出一副好嗓子和出口成章的伶牙俐齿。

  学器乐也是如此。1952年出生的漫瀚调代表性传承人田光成,小时候特别喜欢四胡,经常观察“红火班”乐手演奏,他照着摸索,还真拉出了想要的曲调。后来他跟着一名艺人学习了换把位、运弓等技巧,进了“红火班”,活跃在民间演艺圈。

  新一代漫瀚调艺人的成长,也很励志。70后歌手乔瑞锋,因家庭生活压力早早干起个体运输,经常一边开着大货车一路吼着漫瀚调。一次偶然机会,他得到知名漫瀚调代表性传承人奇附林的指导,决心改行。直到家庭经济基本稳定,乔瑞锋已过而立之年,他毅然停下运输的活儿,参加漫瀚调培训班,潜心学唱,演唱水准提升很快,在准格尔旗第八届漫瀚调艺术节上获得演唱组一等奖。

  1996年10月,文化部命名准格尔旗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次年起,准格尔旗每3年举办一届漫瀚调艺术节,2008年6月,漫瀚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漫瀚调艺术平台更大了,长期在民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逐渐被学校教育、专业培训班等方式取代,一大批漫瀚调新人脱颖而出。

  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研究所的成立,提升了漫瀚调艺术的学术品位。所里的漫瀚调读本、歌曲集、音像录制器材、演出设备一应俱全,全旗各乡村漫瀚调艺人的音像资料和文库档案分类陈列。该所2008年成立以来,对传统漫瀚调艺术进行挖掘整理,组织漫瀚调赛事,开展艺术人才培训,推动漫瀚调走进学校课堂。

  准格尔旗不断开辟新的传承阵地,成立6个漫瀚调传习所,分布在各乡(镇)、村(社区),王凤英、岳文祥、付二兰等60名漫瀚调代表性传承人,常年在传习所、学校开展演出交流、授徒传技、教学培训活动,成了漫瀚调教育的核心力量。

  年轻的漫瀚调歌手付二兰,就是现代教育的获益者。上初中时,她就在漫瀚调代表性传承人王凤英的漫瀚调班上专心学习,后来又拜奇附林为师。在准格尔旗第五届漫瀚调艺术节歌手大赛夺得最高奖,2022年被评为漫瀚调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在多家小学开展漫瀚调教学,演出与传艺两不误。

  便利的学习条件和良好的平台,提升了群众参与度。准格尔旗几乎人人会唱漫瀚调,家家户户都请过“红火班”。目前,准格尔旗境内活跃着漫瀚调专业歌手800多名,乐手150多人。

  漫瀚调在传承发展中推陈出新,由对唱、独唱、合唱等表演形式,发展到漫瀚调交响乐、音乐剧、现代戏、电影,线上线下,传统的“红火班”也发展成现代演出团队走向全国。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友邻县(市、区)也不乏漫瀚调职业团队,大家一同派出代表队参加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节,共绘民族团结和谐的艺术同心圆。

(责编:木胜玉、徐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