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剑滇中引水 匠心铸就华章

见到管庆波,是在滇中引水香炉山隧洞TBM掘进现场,他猫着腰钻进一侧开挖出的导洞,现场的作业人员见到他,很快都聚拢过来,他所在之处,立刻成为“现场指挥室”。“管总,今天挖出的渣石看起来仍然不乐观,很碎,得再想想办法。”现场技术员和作业班组长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将希望的目光放在管庆波身上。
管庆波是滇中引水工程丽江段2标项目经理部副经理,他扎根水利水电及地铁施工行业16载,从盾构施工到TBM掘进,从城市地铁到深埋隧洞,他带领团队接力攻克香炉山隧道“凝灰质火山灰”地层TBM卡机世界级难题,创造了44天完成245米、2100吨“弘毅号”TBM长陡斜井工况下井组装的行业纪录,探索出一套复杂地质条件下TBM施工工法,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滇中引水隧洞攻坚的“破局者”。
管庆波(前一)在施工现场。
“水电人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
位于滇中引水工程首部、全长63.1公里的香炉山隧洞是滇中引水工程的艰中之艰、难中之难,几乎囊括了地下施工所有地质难题。工程建设面临岩溶地下水、活动断裂、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等重大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面临深埋隧洞施工难、地下水处理难、破碎断层穿越难、软岩大变形应对难、应对地震防护难、岩爆危害处理难、有毒有害气体防治难、地热危害综合治理难等世界级技术难题,施工难度极大。
水电十四局承建的丽江段2标(全长22.9公里)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施工布置跨越多个复杂地质构造单元,复杂程度为目前国内外引水工程之最。
2022年2月,管庆波临危受命,从郑州地铁转战云南,担任滇中引水大理I段施工2标TBM副经理。面对深埋隧洞、长陡斜井运输、火山灰地层等难题,他坦言:“这里的地质复杂程度远超想象,但水电人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
香炉山隧道“弘毅号”TBM掘进,是管庆波的主战场。2023年5月12日,TBM突遇特长“凝灰质火山灰”破碎地层,刀盘被埋、扭矩超限,掘进被迫“急刹车”。业内无成熟经验可循,管庆波带头钻进刀盘内部勘察,连续13个循环试验,创新采用“自进式锚杆成孔+化学灌浆保护+双液注浆加固”工艺,形成预加固止浆墙和超前预处理破碎围岩的复合工法,最终穿越155米火山灰地层,为同类型隧洞TBM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设备是战友,维护就是战斗力。”管庆波始终强调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从盾构机到TBM,他坚持“日检、周保、月修”制度,带领团队仅用44天就克服了1432米、14.3度一坡到底、超重部件的下井运输这一世界性行业难题,提前11天实现始发掘进。
“创新是突破困境的唯一出路”
在管庆波看来,复杂地层施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断探索”。针对火山灰地层流动性差、刀盘易堵塞的难题,项目团队引入SAP法、TIP法、化学灌浆技术、盾构渣土改良技术,优化渣土改良参数,将月均掘进效率提升20%。
面对深埋隧洞地应力大、支护变形风险,管庆波首创“环状槽钢连接+动态支护调整”工法,将初支变形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安全零事故。面对设备卡机,他和项目团队提出“超前导洞+人工钻爆”应急方案,累计开挖31米导洞,为多工法协同施工开辟新路径。
“创新是突破困境的唯一出路”,应对复杂的火山灰、溶洞群、玄武岩节理发育破碎、深埋隧洞地应力大以及3号洞上游人工钻爆段软岩大变形等施工难点及复杂地层,管庆波带领团队探索并形成了一套应用于有“世界地质博物馆”之称的香炉山隧洞“凝灰质火山灰”不良地质条件下TBM施工、钻爆法超前加固与治理施工的工法和措施,保障了TBM施工及3号洞上游钻爆段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和开展。
“数据是指挥棒,参数是生命线。”管庆波和项目团队建立掘进参数实时监测群,要求每班记录刀盘转速、扭矩、推力、TBM姿态、出渣量等300余项数据,通过动态分析调整施工策略。2023年,他主导的《复杂地层TBM超前加固与掘进协同控制技术》获中国电建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相关成果被写入《水利工程TBM施工技术导则》。
“干工程,既要敢扛压力,更要心怀家国”
“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管庆波的座右铭。从成都地铁到郑州地铁再到滇中引水,他辗转8个省市、参与12项重大工程,却对家庭满怀愧疚。妻子既要上班又要独自照顾两个孩子。“亏欠太多,但工程需要我,我必须顶上。” 他的坚守感染了整个团队。
2024年春节,香炉山隧道施工未停,管庆波带领工人驻守一线,完成TBM超前导洞开工及持续开挖、3号洞上游软岩变形段超前注浆及超前管棚施作等关键节点。
为及时精准地监测好TBM每一个施工及掘进参数,几年来,管庆波手机时刻保持开机状态,随时关注掘进参数及设备运行状况。
长期的熬夜和高压下,曾有一段时间,管庆波体重每天下降掉1斤,在现场最艰难的日子里,1个多月时间他竟瘦了近30公斤。
管庆波说道,这些算不得什么,工区里刚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他们早上7点前进洞,晚上八九点出来,一待就是一整天,埋深近1000米复杂封闭的洞室施工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很大,“干工程,既要敢扛压力,更要心怀家国。”
“为山河安澜、百姓饮水拼尽全力”
如今,管庆波仍奋战在香炉山隧道。面对前方1000米未知的火山灰地层,他和项目团队试验“超前地质雷达+洞内超前加固+地表钻探灌一体”综合预报及预处理技术,新增千米级施工竖井实现“长隧短打”。他说:“隧洞每掘进一米,都是对技术极限的挑战。但电建人在滇中引水工程的使命,就是为山河安澜、百姓饮水拼尽全力。”
从“弘毅号”到“弘翔号”,不仅是设备名称的更改,更是攻坚精神的升华。据统计,工程施工建设5年多来,仅4条斜井支洞大塌方及软岩大变形、大突泥涌水事故就达140余次,TBM隧洞地质岩石状况更为复杂。管庆波说,“一米一个样”“穷尽所有招数也要全力推进施工”。
面对世界级技术难题,管庆波与他的战友们硬是用智慧和“铁军”精神在无先例可循的施工“无人区”走出了一条“一厘米一厘米”掘进的希望之路。
管庆波与成百上千名香炉山隧洞建设者一样,正以赤子之心,在滇中引水的壮阔画卷上,刻下属于新时代建设者的华章。(陈敏元 文/图)
来源:水电十四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