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我国首只人工救护繁育的河燕鸥顺利放归

2024年06月11日14:16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盈江6月11日电 6月6日,一只人工救护繁育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河燕鸥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大盈江畔顺利放归野外,且经过数日观察,它已基本适应野外生活。

河燕鸥放归。何海燕摄

河燕鸥放归。何海燕摄

河燕鸥属夏候鸟,每年12月中下旬会从伊洛瓦底江流域返回盈江国家湿地公园育雏,待次年7月离开。该区域是河燕鸥目前在国内的唯一栖息地,该物种也是我国数量最稀少的鸟类,近年来每年回归的数量仅为个位数。

为保护这一珍稀鸟类,在每年河燕鸥育雏期间,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盈江县林业和草原局等有关部门会安排专人每天对河燕鸥巢穴及活动区域进行巡视和守护。

放归瞬间。何海燕摄

放归瞬间。何海燕摄

今年3月25日,工作人员在监测中突然发现一窝河燕鸥弃巢,只能采取人工孵化的方式对河燕鸥进行救助。经过11天的孵化,一只河燕鸥宝宝顺利破壳。这是我国第一次人工成功孵化河燕鸥。

“为照顾好这个珍贵的小家伙,我们给它准备了保温箱、保温灯,还去找来河燕鸥爱吃的小鱼,用镊子一条一条地喂给它吃。”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高级工程师滕萍说。

河燕鸥放归。何海燕摄-(1)

河燕鸥放归。何海燕摄

在各方精心呵护下,这只河燕鸥宝宝很快健康成长。为训练它的野外生存能力,创造放归野外的条件,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精心打造了一个模拟野外的场景,里面有水池、沙地、泥土三个区域。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这只小河燕鸥具备了野外飞行和捕食的能力,达到放归条件。为尽快让它融入到种群中去,经过多方咨询和研判后,决定将其放归到大盈江畔。”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主任卢靖说。

被放归的河燕鸥第一次野外捕鱼。何海燕摄

被放归的河燕鸥第一次野外捕鱼。何海燕摄

放归后,相关部门每天会到放归区域对这只小河燕鸥进行观察。截至发稿,它基本适应了野外的生活。据悉,这次对河燕鸥的人工救护繁育,为我国今后对该物种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杨文明、程浩、岩晓、尹以祜)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