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写好“产”文章

云南昭通加快打造千亿级高原特色农业

2024年06月09日08:59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昭通6月9日电 (记者木胜玉)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成效明显。今年,昭通市在打造千亿级高原特色农业上下功夫,做大做强苹果、筇竹、马铃薯、花椒、天麻等农特产品,惠及更多群众。

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10万亩标准化矮砧密植苹果园、4万吨全国最大的苹果保鲜气调库、1000吨全国最大的保鲜气调试验库、每小时20吨全国最先进的苹果智能分选线、56道生产工序和5A级质量标准……走进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的10万亩苹果产业基地,一个个“全国第一”令这里的果农倍感骄傲和自豪。据介绍,苹果是昭通当地重要农特产品之一,目前种植规模已达85万亩,产值跃上百亿元台阶,带动近46万农户增收致富。

苹果产业,是昭通第一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据介绍,今年一季度,当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达56.74亿元,同比增长2.9%;粮油生产、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培育、农业投资和科技普及五方面齐头并进。截至5月底,粮食播种已超734万亩,油料作物播种已完成省级下达任务的94%强,主要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特色养殖等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前4个月开工第一产业项目172个,完成投资12.38亿元;全市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34.95亿元,同比增长8.4%。另外,昭通今年以来净增涉农企业41家,全市涉农企业达6002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21家。

“产”文章的落脚点在人。在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时,昭通市始终强调“因户因人施策,精准落实措施”,坚持多措并举,确保增收务实有效。特别是在培育产业促增收方面,当地聚焦六大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紧扣基地、加工、品牌、市场各个环节,不断补充、延伸、做强产业链,培育壮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今年一季度,脱贫户和“三类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人均生产经营性收入达到845.12元,同比增13.92%。全市脱贫户和“三类对象”人均纯收入4851.58元、同比增长18.57%,增速水平在云南保持前列。

接下来,昭通市将在农业农村领域扎实做好“产”文章,在粮油生产、市场主体培育、农特产品品牌建设、农业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争取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6%、综合产值突破1500亿元。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