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云南宁洱:联农带农 推动农民增收

2024年03月25日11:54 |
小字号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依托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并通过“联农带农”等合作机制,积极完善产业链,为农户创造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逐渐回暖,人参果苗的栽培定植也迎来了最佳时节。在宁洱县磨黑镇把边江流域下胜村附近的一片果苗基地,工人们正忙碌着为人参果苗补充水分,精心管理,以确保果苗的茁壮成长。这些果苗是今年2月初栽种的,经过40多天的精心培育,如今已经长势喜人,即将被发往昆明石林、曲靖等地。

人生果果苗基地。苏红亮摄

人生果果苗基地。苏红亮摄

基地负责人唐国彪表示,在当前反季种植趋势下,人参果苗的销量和价格均表现出色。“反季人参果的市场价格高达每公斤11元,而正季时也能保持在4—6元每公斤。由于其高产量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人参果种植成为了磨黑镇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唐国彪说。

这片占地27亩的人参果苗基地,是由磨黑镇去年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公司投资建立的。基地位于把边江流域的山谷地带,凭借海拔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光照和水源充足等天然优势,培育出的人参果苗质量上乘,深受市场欢迎。

据了解,人参果的种植模式灵活多样,每亩可种植800—1000株果苗,亩产量在2吨至5吨之间。目前,磨黑镇基地育有的300万株反季人参果苗已全部订购一空。随着夏季和秋季的到来,人参果将迎来正季定植期,基地还将继续扩建生产,全年预计可育苗2000万株,其中600万株将销往甘肃、浙江等省外市场。

成熟待采摘的人生果。杨媚摄

成熟待采摘的人生果。杨媚摄

为确保果苗质量,该企业还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了技术支持。在严谨的科学操作和实践下,企业为“种好苗结好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通过“联农带农”机制,企业还积极向周边群众推广示范种植技术,帮助他们提高种植水平,实现增收致富。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徐转表示,他们将为村民提供土壤化验和养分补充建议,帮助他们预防病虫害,确保人参果的优质高产。通过培训和示范,村民将逐渐掌握人参果的种植技术,为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磨黑镇秀柏村党总支书记曹光平表示,秀柏村将依托人参果产业,发挥资源优势,逐步推广这一经济作物,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支部加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将新兴产业推广到各村适合种植的地块上,实现全村群众共同致富的目标。

磨黑镇引进的人参果产业,只是宁洱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联农带农”机制,不仅丰富了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也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杨媚、苏红亮、王悦)

来源:宁洱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