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观察:续航绿色出行 畅享美好生活

岔街充换电站
2023年春节假期,全省电动汽车充电量超过74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15.8%;2023年中秋国庆期间,这一数字再创新高,达到149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3%。
充电量增长的背后,是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构建高质量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已成为满足绿色出行需求、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助力新能源汽车和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日前,记者来到高速路、居民小区、城乡公共区域等不同场景下的充换电站进行采访,调查了解云南省充电桩的发展现状和行业前景。
截至2023年10月底
云南省电动汽车车辆保有量
32.62万辆
与2020年相比增长465%
接入全省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监管平台的公共充电桩近5万枪
车桩比达7.15∶1
1203个乡镇
实现充电桩全覆盖
提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支持产业发展、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云南省积极响应国家相关部署,充分发挥绿色能源优势,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动汽车推广,截至2023年10月底,云南省电动汽车车辆保有量达32.62万辆,与2020年相比增长465%;接入全省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监管平台的公共充电桩近5万枪,车桩比达7.1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省行政区划内1203个乡镇实现充电桩全覆盖,基本建成适度超前的公共充电服务网络;昆明建成投运换电站56座,基本形成服务运营车辆的换电服务网络。
加强财政资金引导,云南省对2022年11月底前建成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发放奖补资金4.7亿元,争取设备采购更新贴息贷款2.6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6亿元,大力支持充电桩建设。
目前,省级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监管平台已建成,实现全省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数字化、信息化高效监管和互联互通。平台对存在无法持续提供充电服务、离线时间较长等问题的充电桩站进行全面梳理排查、督促整改,云南省充电桩离线率由2022年的35%降低至目前的17.1%。
随着“彩云充”平台的升级推广,车主找桩难、报装难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90%以上的充电基础设施都已经接入“彩云充”,车主只用下载App或小程序,搜索距离最近的充电桩或换电站,就可完成充电或换电。车主或充电设施运营企业也可通过“彩云充”在线办理充电桩报装申请,“一键直达”营业大厅,实现充电桩报装“一次都不跑”。
“目前,云南充电运营商数量处于全国前列,公共充电桩车桩比也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乡镇充电桩的普及也为游客自驾游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南方电网云南电动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的新能源车续航大多在400公里以上,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城到独龙江乡约80公里,现在县城和乡镇都有了充电桩,无论是游客还是村民都可以实现新能源汽车往返。
织密城乡充电服务网络
新能源汽车能开多远,既取决于车辆本身的续航能力,也和充电设施有直接关系。记者实地走访昆明多个充电站后发现,大部分电动汽车车主对昆明市区目前的充电终端布局情况表示满意。打开手机地图或相关软件搜索发现,中心城区2公里半径范围内,充电桩数量充足,基本可以随到随充。
临近中午,云南省最大功率充换电一体综合示范站——南方电网昆明岔街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迎来充电小高峰,来往车辆以网约车为主,网约车师傅们借充电的时间享用午餐。“满电再出发,这里价格适中,充电也方便,跑中短途相比燃油车能省不少钱,除去日常开支和租车、充电费用,每月纯收入5000多元。”代师傅告诉记者。
在左侧的换电站,陆续有出租车前来换电。工作人员介绍,最近日均换电量在500辆左右,从进入换电站到满电驶离全程不到一分钟,补能效率超过了传统燃油车。
在保山市隆阳区城南充电站,车主何先生成为该站投营后的第一批用户。“以前要到离家5公里外的充电站充电,来回跑耽误时间,现在充电站就在家附近,太方便了!”何先生感叹。
该充电站是中国石化云南石油最大规模充电站,可同时为40辆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服务。利用网络优势和资源优势,中国石化云南石油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加大布局充换电业务,持续提升综合能源补给能力,已在全省建成充电桩800余个,2022年充换电量达1237万千瓦时。
冬日暖阳下,昆明滇池西岸的百草村迎来了一批前来观光休闲、体验乡村充电设施的车主。“这里背靠西山、面朝滇池,开车到这里也很方便,一边充电一边赏美景、识百草,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昆明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杨先生说。
百草村是昆明市重点改造提升的46个环滇重点村之一,为提升游客及居民用电体验、满足绿色乡村旅游需求,昆明供电局在解决该村供电问题的基础上,投资建设了百草村充电站,可满足1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目前,昆明正着力开展美丽乡村充电设施“村村通”工作,不久的将来,环滇美丽乡村充电圈将为村民、游客带来更便捷、绿色的出行体验。
如今,自驾到云南乡镇无需担心充电难。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在全省1203个乡镇建成充电站点1526个、充电枪5042枪,充电桩基础设施实现乡镇全覆盖。
提升充电续航质量
让充电速度和加油一样快,是很多电动车主的共同期盼。面对充电慢这一电动车补能的核心痛点,大功率的超充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新风口。
充电最快1秒1公里,充电5分钟可续航200公里,近日,随着云南省首批“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站在昆明西北部客运站和杭瑞高速公路读书铺服务区落地,电动车车主将在云南享受到快速、便捷的充电服务,“里程焦虑”将得到极大缓解。
该项目由云南交投集团携手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打造。超充桩最大输出功率600千瓦,具有充电灵活、充电成功率高、噪声小等优势,相较于传统充电桩,充电周转率提高30%,充电慢、一桩难求等问题将得到缓解。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云南交投集团就率先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充电站。截至目前,在线运营充电站248座,实现了主干路网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对服务区充电设施进行增桩扩容和老旧更新,在重点区域布局超级充电桩,着力破解高速路充电慢、充电体验差等问题,让更多车主放心出发、自由出行。”云南交投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军告诉记者。
《云南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到2025年底,全省将建成公共充电设施超过6万枪,其中,高速公路力争建成充电设施0.3万枪、旅游景区建成充电设施1万枪。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助力新能源下乡和乡村振兴,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日前联合印发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实施意见,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到2025年底,全省建成公共充电设施超过6万枪。
今年1月1日,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分时电价政策开始执行,分两个时段对居民电动汽车充电进行计费,分别为低谷时段每度0.31元、非低谷时段每度0.61元,可有效降低居民充电成本,稳定和扩大电动汽车消费。
从城市到乡村,从公用到自用,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电动汽车充电的堵点难点问题被逐步破解,补能从不同的场景切入,以更加灵活多元的方式带来更高质量的服务体验,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段晓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