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源展新景 “东川大集”促发展

迎着2024年的第一缕阳光,随着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由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各行各业代表组成的15个方阵共800余名代表,在“东川大集”第四季“趣玩东川·情暖金沙”2024迎新跑活动中欢乐开跑。
跨年迎新之际,“东川大集”第四季再次以精彩的活动、热烈的气氛,与市民和游客一起,开启新年新的征程。
“趣玩东川”活动现场人头攒动。东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趣玩东川”是2023年昆明市东川区打造的全域旅游品牌。通过深挖东川区旅游资源,东川区以四季为主题举办了共四季“东川大集”活动,创造出“集市+”的带动效应。
从小吃摊、音乐会等的丰富活动,到汇集资源、展示东川新发展、新形象的窗口和平台,“东川大集”系列活动逐步完善拓展,不仅满足了当地群众、游客的喜好和需求,提升东川城市品牌力和活力,推动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绘就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画卷。
“东川大集”第一季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东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用活资源 打造全域旅游品牌
山水之趣、运动之趣、乡村之趣、美食之趣,这是东川区文旅魅力的要素,也共同构成了“趣玩东川”全域旅游的内容。
在东川区,牯牛山和雪岭相望,金沙江、小江穿流而过,“两山两水”让东川拥有独特壮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势风貌便于开展各项户外体育运动竞赛,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摩托车越野赛、滑翔伞飞行赛、登山挑战赛等赛事一年四季不断,连番登台。东川也是昆明市唯一一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独特的乡村风貌和农特产品值得挖掘和探寻。
“我们通过对东川区全域旅游进行规划普查,挖掘各乡镇的旅游资源和亮点,避免同质化发展。”东川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川区用活旅游资源,打造“趣玩东川”全域旅游品牌,展现着立体多样的东川。
2023年“五一”假期,依托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趣玩东川”旅游品牌应运而生。采取“政府引导+企业经营+群众参与”模式,东川区仅用21天的时间就建成运营第一季“东川大集”活动。一系列体验式、沉浸式旅游活动项目吸引了各方游客,引爆东川旅游流量。
据统计,2023年“五一”假期,东川区共接待游客32.1万人次,相当于东川区户籍人口总数,同比2022年增长820%;旅游综合收入达1.22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868%。
第一季活动成功举办为全年的活动奠定了基础,在接下来第二季到第四季的“东川大集”活动不断扩大范围,内容形式也更加丰富。从文旅、体旅扩展到商旅、农旅等融合发展形式,“东川大集”也从“简单质朴”的集市“摇身一变”为集合服务与产业发展的平台,奏响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交响曲”。
“趣玩东川·薯你有趣”活动现场。东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集带多集” 促增收提效益
2023年暑期,“东川大集”第二季以“趣玩东川·薯你有趣”为主题,将特色活动串珠成链,既激发了文旅活力,又促招商、引人才,以活动激活经济。
葡萄音乐节、乡村振兴非遗文化展、民族团结专题演出、“我在大集当老板”等活动等让人目不暇接,有力推动东川区旅游业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
“东川大集”第二季专场招商引资洽谈会,吸引了各地100余家企业单位齐聚东川,并完成签约项目21个,签约资金18.2亿元,涉及智慧农业、新能源、电子商务、矿山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为东川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东川大集’每一季的活动都带有不同的主题和特色,展现了东川的不同面。以活动为载体,‘东川大集’成为了我们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窗口,搭建起平台邀请企业参与,并在活动中挖掘出东川的更多优势资源。”东川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吴傲介绍。
以“趣玩东川·头头是稻”“趣玩东川·情暖金沙”为主题的“东川大集”第三季、第四季活动,融入了更多便民服务、巡回招聘会、非遗体验、品牌塑造和发布等内容。“东川大集”既成为了东川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又成为了东川区对外展示形象、吸引资源的窗口,既提升经济效益也扩大社会效益。
“趣玩东川”葡萄音乐节活动。东川区融媒体中心
打响品牌 叫响卖好“土特产”
提起东川,以各类特色农特产品为基础的“东川味道”让人印象深刻。东川面条、东川大洋芋作为美食的代表“飞”进千家万户,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东川大蒜”被纳入2023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花椒、甜杏、稻米等“土特产”数不胜数。
如何让东川区丰富的农特产品叫得响,又卖得好?品牌打造不可或缺。
2023年“五一”期间围绕“趣玩东川”特色旅游品牌,东川区了发布首个“东川四季”农特产品创意设计文创礼盒及第一批22个农特产品伴手礼。据统计,第一季“东川大集”活动带动了东川区农特产品消费超600万元,让东川特色和美食一起“走出去”。
东川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舒廷康介绍,第一季“东川大集”取得的良好带动作用,让大家意识到农特产品也需要“包装”——把农特产品的品质、特色宣传好、讲得好,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
“东川大集”第二季活动在进一步推广“东川四季”农产品品牌的基础上,还举行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座谈会、以马铃薯为媒介与周边地区开展研讨,建成乡村振兴智库联盟,授牌2个农业科技小院,成立3所博士专家工作站,在提升订单量、促农增收的同时,以科技和人才赋能,带动产业链发展升级以及农业技术和产量提升。
品牌有了提升,还需要进一步打通销售渠道。第三季活动举办的东川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共有来自省内外的57家企业参与,共签订订单21个,订单总额达2.17亿元,搭建起了农商互联对接的桥梁。
篝火杀猪宴慰问环卫工人活动。东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第四季活动中,“东川大集”带着“东川四季”农产品品牌走进上海,搭建了东川区与上海市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进一步促进“云品入沪”;“红土优采”电商直播年货节,通过临港左岸现场及线上直播带货实现销量4万余单,销售额达200余万元。
依托“东川大集”,东川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打通。舒廷康介绍,东川区农特产品发展将坚持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与农业科技提升,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打造出有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农特产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