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文旅

云南蒙自过桥米线璀璨绽放“兰花之夜”

2023年09月12日11:32 |
小字号

9月7日至8日,首届兰花奖颁奖典礼暨兰花奖国际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云南省蒙自市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方之一,于9月7日承办“兰花之夜·桥宴”晚宴。

此次活动的举办,标志着蒙自以全新的视野和新的行动开启对外开放的新篇章。蒙自过桥米线走进首都北京,承办“兰花之夜·桥宴”,是蒙自过桥米线的一次“逐梦之旅”。

把蒙自故事讲给世界听

蒙自过桥米线在首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和兰花奖国际文化论坛举行之际,以“桥”为媒,喻“桥”之意,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让200余名中外嘉宾共品蒙自过桥米线“桥宴”、共叙友谊。

“蒙自在注重文明传承和创新方面一直是坚定的践行者。上万年的人类繁衍活动史,2100多年的建县史,都印证着蒙自留下过丰富的人类文明痕迹……蒙自将以新视野、新作为打开对外开放新局面。”9月8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兰花奖国际文化论坛中,红河州委常委、蒙自市委书记李梅在“开拓创新——激发人类文明创造性”议题上发言。

“非常好吃!”“蒙自过桥米线味道很好!”在“兰花之夜·桥宴”上,嘉宾们共同品尝蒙自过桥米线。兰花奖获奖者、嘉宾们对“一个人的盛宴”表示惊艳:“这道美食,让人眼前一亮,通过这场舌尖上的盛宴,对蒙自有了更深的印象。”

随着蒙自过桥米线走进世界视野的,还有在钓鱼台国宾馆以及“桥宴”上展出的蒙自彝族刺绣、剪纸等非遗作品以及蒙自孩童们亲手制作的“心中最美的桥”手工作品。晚宴上,蒙自城市形象宣传片和蒙自过桥米线宣传片成功发布,蒙自的山水风光、人文风情、产业发展给现场嘉宾们留下深刻印象,更加深了大家对这座城市的倾心和向往。

目光聚焦祝福蒙自发展

宴会期间,蒙自各族儿女对这场盛会的关注也是空前的。

随着多家主流媒体平台相继刊发蒙自过桥米线进京的消息,市民们纷纷留言,表达对蒙自的祝福。

“得知这个消息,感到很是欣慰,这是家乡的荣耀,也是新时代的发展为蒙自过桥米线带来的福音。”蒙自本土画家王纯生听到这一消息,感慨万千。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王纯生,于年少时就随父亲在云南昆明开蒙自过桥米线店,过桥米线成就了他的画家梦。如今听说蒙自过桥米线走进了首都,他感叹道:“蒙自过桥米线成就的不只是我一个人,一个家庭,更是成就了一座城的发展!”

除了国内主流媒体外,还有很多海外媒体也将目光聚焦在此次盛会之上,截至9月10日,“兰花之夜·桥宴”受到三百多家海外媒体关注并进行宣传报道。

逐梦之旅铿锵而行

历经三百余年历史积淀,蒙自过桥米线发生了无数次蜕变。从马车时代到火车时代,从火车时代发展到高铁时代。对于蒙自而言,过桥米线不仅是本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更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城市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带动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跨越式增长,还展现出了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为持续推动过桥米线产业发展,蒙自市制定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制定规范的行业产业标准、打造统一形象的公共区域品牌、完善过桥米线品牌店授权体系等“组合拳”,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与红河学院联手共建“国际米线产业学院”,推动米线产业发展规划、研发创新、品牌传播、人才培育、创业孵化等一体化产教融合发展。

据了解,蒙自市米线(卷粉)生产单位共25家,年产量约3万吨,年生产总值达1亿元。蒙自现有米线经营单位1826家,从业人员超1.5万余人,全产业链年生产总值达9.86亿元。

在蒙自市委、市政府的发展蓝图中,蒙自过桥米线的发展规划,依然是最厚重的篇章:努力推进蒙自过桥米线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把过桥米线打造成蒙自形象名片;加强与国内外行业机构的交流合作,持续打响、优化蒙自过桥米线节、石榴节等地方美食节庆;加大米线产品研发创新;推进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激发非遗传承新活力……(张艳娥、邓丽君、杨文娟、王一龙、曹凡喜)

来源:蒙自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