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华:绿米椒产业强村又富民

当了二十多年村干部,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雨露乡铅厂村党总支书记郭从活今年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这主要得益于村里“火辣辣”的绿米椒产业。
近日,在南华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的实地调研中,铅厂村被列为集体经济“强村富民”先进村,郭从活在村里的绿米椒种植基地里为大伙介绍经验、分享故事,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长势喜人的绿米椒。南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铅厂村是雨露乡最偏远的一个村,全村606户2545人,99%是彝族。一直以来,因降雨量偏少,气温相对较高,产业没什么特色,村民收入主要靠种玉米、小麦。与此同时,村党总支没能为村民找到靠得住的富民产业,在群众中的号召力一直不强。”郭从活说。
直到前两年,铅厂村与当地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发动村民种植绿米椒,村党总支的威信才慢慢树立起来。
为啥种绿米椒呢?绿米椒具有产量高、耐干旱、成本低、市场前景好等特点,是生产剁椒、泡椒的最佳品种。
“今年,村里流转56亩土地示范种植绿米椒,预计可实现毛收入24.64万元。并且在‘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下,合作社每收购一公斤辣椒,就返给村里0.05元作为村集体经济。”郭从活说。
村里示范带动下,村民们的种植积极性跟着提高。“我家今年种了2亩绿米椒,产量预计在1800—2000公斤,按照目前收购价5—6元一公斤算,能有9000—12000元的收入。关键有了村党总支‘牵线搭桥’,种出的辣椒不愁卖,明年还想多种几亩。”村民郭万友一边忙着摘辣椒,一边介绍说。
铅厂村村集体和村民齐增收的案例只是南华县抓集体经济“强村富民”工程的缩影。今年以来,南华县扎实推进集体经济“强村富民”工程,采取了一系列强组织、引人才、抓产业的有力举措,推动村党总支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向心力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集体经济收入“明星村”,呈现出村集体经济“一点做亮,多点开花”的新景象。(吕玉玲、李世花)
来源:南华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