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广南:“党建+民族团结” 助力乡村振兴

自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党建+民族团结”发展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为推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坝美景区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广南县委组织部供图
“党建+文旅融合”,夯实民族地区经济基础
广南县紧紧围绕“世界的世外桃源”发展定位,深入推进全域旅游战略实施,引导有条件的乡(镇)、村庄融入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以党建引领抓好“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全方位带动各民族群众增收致富。
广南县坝美镇打造“党支部+村集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以产业发展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壮乡旅游文化,积极开展沙戏、龙娅歪等非遗文化活动,形成特有的文化旅游体验项目,打造山水田园乡村旅游目的地文化品牌。今年以来,坝美世外桃源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6万人次,同比增长153.3%,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
依托“六郎故事”千年壮寨历史文化底蕴及优质旅游资源优势,广南县着力规划打造“六郎城·仙草秘境”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帮助吸纳各民族群众就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同步利用民族团结示范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分红。今年以来,“六郎城·仙草秘境”3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52.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531万余元;其中,门票收入963万元,石斛宴餐饮及石斛全系列产品等销售收入568万元。
广南县文旅局局长农娟说:“我们充分利用坝美世外桃源景区、六郎城·仙草秘境景区等民族文化优势,打造‘桃源隐逸’、壮族文化、休闲康养壮乡旅游精品,让文旅融合以不同的形式因地制宜,促进群众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共接待各地游客325.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9亿元。”
者兔乡身着壮族服饰的群众畅谈美好生活。者兔乡党政办供图
“党建+文化传承”,建设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广南县聚焦文化传承,以民俗文化活动为平台,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千堂党课下基层”“文艺演出进乡村”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截至目前,全县开展民族文化“进乡镇、进社区、进街道、进公园、进景区”等主题党日活动160余场次,深入各族群众开展志愿宣传服务活动1000余场,受益群众20余万人。
同时,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了一批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6项、非遗传承人214人。以民族博物馆、广南烈士陵园、黑支果天生桥革命老区等为主要体验点,建成“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示范基地,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汲取红色力量,凝聚全县各族群众“扎根边疆·心向中央”的广泛共识。
广南县者兔乡用活传统民族文化,举办专业铜鼓舞培训、娅歪争霸赛、民族服饰秀等活动,擦亮民族文化“橱窗”;推出全县第一条特色非遗民俗乡愁“走亲游”旅游路线——广南—者兔九龙山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传统村落里夺村。
者兔乡党委书记刘玚介绍:“我们成功借助今年的‘三月花街节’系列活动吸引20余万名民族文化爱好者相约者兔,搭建了1510余个展销平台集中开展壮族民族美食、刺绣、服饰等销售,开席165桌长街宴,热闹纷呈,直接带动全乡各族群众实现经济收益380万余元。”
者兔乡“三月花街节”系列活动现场。广南县委组织部供图
“党建+社会治理”,构筑民族互助和谐关系
广南县坚持将党建引领与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宣传等工作深度融合,依托2175个基层党组织建立完善“3+N”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科学划分网格,县、乡、村、组、户33008个“网格”、33027名网格长和33230名网格员“随时在线”共同化解一线矛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走好乡村善治之路,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
广南县莲城镇大革假自然村共168户660人,是典型的壮族聚居村寨。近年来,该村不断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推行“党建+基层组织+网格+群众”治理模式,将党支部建到网格中,实施“4+2”矛盾纠纷调解处置方法,将基层治理中各族群众反响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民生难题”转化为能实行、可操作的“红色项目”,真正实现把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放在“阳光”下“晒”,形成文明、和谐、安定的乡风、民风。
莲城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富艳说道:“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网格’虽小,但其力量是无限的,为民服务无止境,我们将不断努力,让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都能得到解决。”(岑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