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时政

“学精神 担使命 践行动”云南政法系统系列访谈

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专访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向凯

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
2023年05月18日15:04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云南政法工作现代化,2023年3月起,云南省委政法委、人民网云南频道联合推出“学精神 担使命 践行动”云南政法系统系列访谈,邀请云南省政法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州(市)党委政法委书记、部分县(市、区)党委政法委书记及基层代表,围绕深入推进平安云南建设、法治云南建设和政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结合工作实际谈打算、话使命、讲担当。

本期专访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向凯,以下为专访全文: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审理“绿孔雀”案。鲁思言摄

记者:《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法院要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为实现这个目标,云南法院需要着力提升哪些能力?

向凯: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是政法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云南法院要从五个方面着力提升能力。

一是着力提高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能力和水平。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一根本前提,突出党对法院工作绝对领导这一根本保证,站稳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把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根本方向。

二是着力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要紧贴云南“三个定位”,牢牢把握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努力构建服务保障工作体系,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要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丰富内涵、系统要求,深刻认识刑事审判功能,当好党和人民的“刀把子”。深刻认识民事、行政、执行、审判监督等各方面工作在稳定良好经济社会秩序、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促进社会和谐、助推社会治理的职能作用,着力推动各方面工作,把维护安全稳定摆在第一位。要有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平等保护、恪守契约精神、审慎善意文明司法为引领,从优化完善司法政策措施、提供及时高效解纷服务、有力实现合法权益等方面着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围绕高效率、低成本深化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诉讼服务体系,围绕合法权益保护、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打通立案、审判、执行、涉诉信访等工作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三是着力提高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要牢牢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一“牛鼻子”。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把牢司法改革的方向、找准各项改革的定位、优化强化工作措施、着力补齐短板弱项,推动以司法责任制为牵引的各方面各领域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牢牢抓住智慧法院建设这一关键。把智慧法院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更大的发展,深度赋能司法办案工作。要推动人人、事事改革创新。改革创新被推着走的问题在全省法院还比较突出,要建立制度机制,充分激发全体干警人人、事事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四是着力提高抓基层打基础的能力和水平。要全面下移工作重心。高、中级法院要多听基层意见、多问基层需求、多到实践中去带着大家干、教大家干。司法资源要加大力度向基层特别是工作任务重的法院倾斜,统筹考虑诉前调解和诉讼案件数量设定比例,形成鲜明、科学导向。全省中、基层法院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深入创建“为民办实事示范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统筹全面、大抓重点,切实发挥好“定分止争”“实质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定位作用。要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把优化干警队伍结构摆在重要位置,加大选调招录和遴选补额力度。大力加强审判业务专家等专家型人才、涉外及各类专业审判人才培养,为全省法院工作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五是着力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以整体工作进入全国法院第一方阵为总目标,以深入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组织开展“提质增效创一流”活动为抓手,以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提档”为路径,推动全省法院各方面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全面提升。要强化目标导向。统筹全面工作、紧盯办案质效特别是短板弱项,全方位、全流程细化构建可量化、可考核的目标任务指标体系。高院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的通报、调度、指导督促、评估评价等工作机制;各中院也要建立相应机制,通过科学测算进一步分解任务、抓好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有责任的工作体系。

记者:今年四月,省高院锚定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出台《关于服务和保障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出台措施的背景,又有哪些亮点?

向凯: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统一大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稳定就业等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省高院研究出台全省法院相应的服务保障措施,全面发力服务辐射中心建设。

《措施》充分发挥法院审判职能作用,覆盖刑事、民事、行政、知识产权、环境资源、涉外法律研究、法治宣传等各个领域,贯穿“立审执”全流程,着力服务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助推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筑牢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各族群众共创共享发展成果。这为云南法院服务大局提供了一个抓手,可以说亮点纷呈,特别是在国际大通道建设与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方面。

在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方面,云南法院积极畅通立案诉服绿色通道,对涉大通道建设且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妥善为境外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服务,确保身份验证、视频见证、网上审查等工作顺利开展。严厉打击破坏大通道建设犯罪,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让中外市场主体安心投资、放心经营。妥善化解涉大通道建设经济纠纷,依法平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大通道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实质化解涉大通道建设行政争议。全面提升涉大通道建设案件执行效果,切实加大涉大通道建设案件的执行力度,最大限度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降低大通道建设投资经营风险。

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方面,云南法院从加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昆明环境资源法庭建设发力,注重在环境资源审判中找准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点,着力推动构建以特色法庭为支撑的全省法院专门化环境资源审判体系。细化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生物基因资源库、自然公园、生物种群关键栖息地等方面措施,有效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依法打击走私国家禁止进口的动植物和境外废物犯罪,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记者:司法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环资案件审判方面,云南法院有哪些亮点?

向凯:云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和重大职责。近年来,云南法院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不断织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网,使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一是审理了一批标志性案件,审判职能作用充分彰显。审理了曲靖铬渣土壤污染、阳宗海水体污染等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服务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审理了洱海、泸沽湖、抚仙湖等湖泊治理行政案件,助力九大高原湖泊环境整治;审理了非法狩猎、盗伐林木、非法捕捞长江鱼苗等案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云南环境资源审判始终与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用一个个案件公正裁判,推进法治进程,守护美丽云南。

二是成立昆明环境资源法庭,审判组织体系持续完善。全省法院积极探索构建以流域、森林、湿地等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制度,实行环境资源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理模式,打破地方保护,统一裁判尺度。2021年9月,昆明环境资源法庭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三家、西南地区首家集中管辖全省中院环资案件的法庭,标志着云南环境资源专门化审判迈上新的台阶。目前,全省已形成以云南高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昆明环境资源法庭、38家基层法院为主的“1+1+38”的环资案件审判组织体系。

三是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司法治理效果稳步提升。全省法院通过开展“补植复绿”“增殖放流”“护林护鸟”等修复方式,探索建立“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审判执行机制。有的法院尝试与政府联合建立“环境公益修复基金账户”;有的法院探索建立“林长制+森林法官”执行机制;有的法院推广种植“公益诉讼林”。同时,通过设立珠江源环境审判庭、普达措国家公园法庭、寻甸黑颈鹤保护工作站、景迈山古茶林法律服务点等特色基地;与贵州、重庆、四川等地法院建立长江上游以及赤水河、乌江、北盘江、金沙江流域司法协作机制,共筑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屏障,担负起“一江清水流出云南”的司法责任。五年来,判令侵权人补植复绿2074亩、支付生态补偿金1443万元。

四是加大司法宣传交流,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独具特色。2021年5月,云南高院成功承办世界环境司法大会,大会通过《昆明宣言》,达成环境司法保护的国际共识,为建设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云南“绿孔雀案”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标杆性公益诉讼案件,让守护环境权益的法律条文变为鲜活的司法实践。2022年,全国首个人象和谐法律服务点、绿孔雀法律保护巡回审判点、中国犀鸟谷生态保护法律服务点,承载着生物多样性的美好期盼,成为云南一张张生态文明司法保护的美丽名片。

记者:当前,云南正如火如荼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云南法院是如何推进的?

向凯:云南高院高度重视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工作,制定工作要点细化工作方案,省高院选派由40名法官、法官助理组成的专业普法骨干赴基层参加专项普法行动。各中级、基层法院落实“万名政法干警挂千村”工作要求,选派6000余名干警深入基层开展普法专项行动。

一是在案件审理中宣传法治。我们认真落实执法司法普法责任,把普法融入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全过程各方面,在执法司法中,注重加强对当事人等诉讼参与人以及相关重点人群的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强化判前释明、判后答疑、以案释法,让人民群众在参与案件审理、解决矛盾纠纷中学习法律知识。我们把法治宣传重点放在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易发多发的案件上,放在引导多元解纷、调解速裁、在线诉讼上。通过建立健全常态化以案释法、“法治副校长”等工作机制,推动多发性案例、有教育指导意义案例走进人民群众,推动法治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意识。

二是运用司法公开宣传法治。充分运用公开开庭、巡回审判、庭审现场直播、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等生动直观的形式宣讲法律,明晰法理。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让裁判文书直接反映案件的裁判依据和裁判理由,有机融合法理、事理、情理,成为法治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一季度,全省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案件20597件,其中互联网开庭1.4万件,庭审直播8423件。公开开庭的案件,各有关单位和人民群众均可依申请旁听,也可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观看直播或回看庭审录像视频,为各单位开展普法和群众学法提供了生动素材。

三是落实典型案例发布机制。健全以案普法长效机制,使广大法官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普法者。今年省高院已召开新闻发布会2场,发布涉“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7个、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10个、1个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全省三级法院新媒体平台全部开设“普法强基”“以案说法”栏目,发布普法信息2万余条,扎实开展专项普法宣传。

四是加强以人民法庭为支点的基层社会法治体系建设,服务基层法治宣传。全省304个法庭恢复立、审、执一体化实体运行,设立诉讼服务站(点)1376个,农村地区优质司法资源供给更加充沛。积极引领吸收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开展普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法治宣传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大力推行巡回审判、背包法庭、双语调解等形式,为基层群众特别是偏远地区群众提供便捷司法服务,及时化解矛盾,就地宣传法治。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