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兵"到"标兵" 云县跑出"工业强县"加速度

各企业生产车间内,啤酒、茶叶、中药材等产品在传送带上飞速打包;工业园区里,挖掘机、搅拌机等隆隆作响,建材运输车辆来回穿梭……这是日前记者在云南省临沧市云县辖区各大企业和工业园区走访时见到的场景。
近两年来,云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着力推进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的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云县工业园区内的标准化厂房。云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供图
据统计,2022年,云县完成工业投资33.58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亿元,产值占临沧市比重达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7%,增速较2021年翻一番;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居临沧市第一。
其实,这并不是云县首次成为临沧工业经济的“标兵”。曾几何时,作为临沧“北大门”的云县,就曾因工业发达而在市内被称为“小香港”。随着传统资源型企业在市场中遇阻、加之其他兄弟县份的迎头追赶,进入21世纪以来,云县在临沧工业经济的发展赛道上逐渐落后,沦为“追兵”。
此番重回“标兵”地位,云县有何秘诀?
云县工业园区的锂电池新材料项目车间,正等待安装生产设备。王应良摄
贴心服务让企业“宾至如归”
走进位于云县城北的工业园区内,占地500亩的锂电池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
“计划总投资31.2亿元,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8万吨锂电池新材料。”负责该项目的云南凯耀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合军介绍,目前,该项目一期一车间已建成,正在加快推进设备安装工作,不久后就可具备生产条件。
看到项目进展顺利,王合军庆幸当初选择落子云县,对云县的营商环境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满意!”
这可不是恭维,他罗列了一连串项目落地和建设过程中享受到的便利为证——
“办手续只需要提供材料,相关部门一路绿灯帮助快速审批。”
“项目签约后,政府专门投资1000多万元,架设了一条110千伏的电力专线到厂区。”
“有了困难,书记、县长到现场办公,现场解决。”
走访企业助企纾困。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事实上,王合军企业所享受的“照顾”,并不是搞特殊。
“亲商爱商,我们一视同仁。不论企业大小,均会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没有水分。”云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服务好企业,县里专门出台了挂钩联系服务企业的相关文件,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31位处级领导、59个部门分别挂钩联系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还会组建点对点专班。
一串数字,可以看出云县服务企业的力度:2023年1—3月,全县处级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共走访服务企业483户次,其中,处级领导走访163户次,部门走访服务320户次。
在距锂电池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不远处,年产100万套系列服饰的云南七彩滇园服饰有限公司制衣车间内,数十名工人正在紧张制作服饰。
“项目从对接上到签约,只用了一个星期,在这之前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作为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第一家入驻企业,云南七彩滇园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瑞坤对云县相关部门的服务印象深刻。
走访企业助企纾困。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厂房是政府盖好的标准化厂房,还享受“两免三减半”(两年免租第三年房租减半)的租金优惠,有困难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上门解决……
“山好水好人好,单靠这个印象分,就让我们决定在这边大干。”谢瑞坤并不是开玩笑。他的企业从2022年3月正式生产以来,在2022年就做了3万多套服饰。这还不算,项目二期三期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我们计划打造园中园,在二期三期项目建完后,尽可能多地把上下游企业引过来,实现年产服饰100万套以上。”谢瑞坤看好云县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提前布局外贸出口。
在系列亲商爱商举措吸引下,截至目前,云县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已达90户。其中,工业企业61户。
澜沧江酒业生产车间。王应良摄
惠企政策助企纾困
招商引资企业享受的实惠,本土企业也没有落下。
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云县境内的酒业龙头,主要生产白酒、啤酒、饮料等产品。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流动资金出现一定困难。
“白酒产能10万吨,实际生产只有1万多吨;啤酒产能20万吨,实际生产只有五六万吨……”在啤酒生产车间里,谈起曾经公司的辉煌,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汝刚对闲置的生产线有些惋惜。
澜沧江酒业的困难,云县党委政府当然也看在眼里。
“云县专门制定了酒业振兴三年计划,成立了工作专班,竭尽全力助企纾困。”云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帮助澜沧江酒业的产品打开销路,云县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不遗余力帮忙跑市场,争取拓宽销路,千方百计帮助化解企业存量债务。
先是通过争取临沧市相关部门支持,帮助协调铁路部门,让澜沧江酒业的一款汽水产品上了临沧高铁专线;在前不久,临沧市在上海举行的“临品出滇”活动,又将澜沧江酒业的相关产品带往现场进行展销……
“通过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目前公司正积极争取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推进药酒等产品研发,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彭汝刚说。
成立于2007年的云县惠民茶业有限公司,是云县本土重要的茶叶生产企业之一。
疫情期间,茶叶产品流通出现困难。云县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帮其申请了100万资金改造厂房,还争取了5万元的纾困资金。
“钱虽少,但重在提振企业信心,让企业知道困难时政府还记挂着企业。”云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这不,暖心的服务很快让云县惠民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孔雪梅“盯”上了。
企业产能扩大,发酵车间不够。孔雪梅找到工信部门,很快便办理了相关审批手续,入驻工业园区。
时间长了,孔雪梅与工信部门的人都成了朋友,遇到问题,也不拐弯抹角。
“想摆个水塔,不知道哪里可安装。”
“水小,来帮忙看一下。”
入驻园区过程中,孔雪梅只要遇到麻烦,就直接掏出电话打给工信部门的相关同志,从不见外。
“我们探索实行‘30分钟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对企业反映困难和问题,做到现场收集、现场协调、现场解决。”对孔雪梅接二连三的“打扰”,工信部门的相关同志反而很开心。他们直言:“企业有需求,才能体现出我们的价值,如果企业都不需要我们,我们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赶上园区惠企好政策,孔雪梅的新茶叶生产车间进展顺利。
“四层楼共6000平米,新招了20多人,熟茶发酵车间很快就做起来了。”一路顺风顺水,孔雪梅干劲十足。
云县县城全景。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成立于2013年的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中药材加工企业。经过十年发展,公司已成长为一个年营业超过3000万元的大企业。
2022年底,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成为临沧市第一家在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的本土企业。
“从做第一款产品开始,政府就带着到北京展销。一路走来,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平台搭建和资金扶持。”37岁的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凤春,出身农村,在外工作几年后,毅然返乡创业。他坦言,“一穷二白”的他从零起步创业,如果没有当地政府及各部门的大力扶持,不可能有今天。
以公司在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一事为例。2022年下半年,在云县工信部门的组织推荐下,包括何凤春在内的一些云县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市里组织的民营企业能力素质提升培训,股权培训是内容之一。
培训完后,在云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何凤春大胆申请,最终成功入选。而随着公司发展壮大,云县工信部门也引导着企业不断延链强链,经营范围也从中药材延伸到农产品,并向精深加工延伸。
“县工信部门为我们引进了云南省农科院、华南理工大学等大学和科研机构,不断在种植、精深加工技术上给我们赋能。”何凤春介绍,结合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目前公司已经研发出洗发水、化妆品、中草药保健茶等产品。
“力争2025年销售额突破一个亿,实现产值倍增、产业链延伸、产品附加值提升。”不断享受政府释放的政策红利,何凤春大胆地畅想起企业的未来。
据统计,截至目前,云县拥有工业企业786户,占全县企业总数的1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规上企业拥有量居临沧市第一位。
重回标兵,云县信心倍增。
在2023年的工业发展规划中,云县提出:2023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百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5%以上,工业投资预计达40亿元以上,进一步发挥全市工业“压舱石”作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