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官渡:“河(湖)长制”推进河畅水清

近年来,昆明市官渡区围绕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和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自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官渡区、街道、社区三级河湖长层层传导河湖管护责任,守护在河湖“最前哨”,打好碧水提升战,推动全域水环境向好向美巩固提升,一幅碧水泱泱新画卷在官渡徐徐铺展。
官渡区位于滇池北岸,处于入湖河道下游,主城排水管网下端,滇池水面下风口,辖区面积128.85平方公里,全部在滇池流域。辖区滇池湖岸线长17.6公里,河道(沟渠)共计25条,长145.8公里,其中列入市级河(湖)长考核的主要河道15条,数量占全市35条主要河道的42.9%,15条主要河道长117.3公里,10条支流沟渠长28.5公里。
截至2月底,全区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816次,发现问题183个,完成整改180个。其中,区级河(湖)长巡河6次、街道级河长巡河128次、社区(村)级河长巡河685次;区级巡河发现问题立项交办3期10件;完成14条入滇河道水质不达标整改及报送8期、巡河工作动态15期;完成全区120余块河长牌监管维护工作。
在抓好入滇河道水质提升工作中,截至2023年1月,官渡区14条主要入湖河道纳入市级水质目标考核,官渡区盘龙江、新宝象河、马料河考核目标为I类,其余河道为Ⅳ类。
依据市河长制水质月报整理,2023年1月,水质达标河道10条。针对官渡区海河、广普大沟、姚安河、虾坝河水质不达标问题,官渡区召集属地街道、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研究制定《官渡区关于2022年海河广普大沟等四条水质不达标河道整改方案》印发责任单位,限时完成整改,确保河道水质达标。
为抓好全区水环境建设工作,对区域内河道“碍洪”“四乱”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对查出问题及时开展整治,确保全区在雨季行洪安全;对各级河长巡河,日常职能部门巡查等多渠道收集到的问题进行立项交办,充分利用已形成的“发现—移交—督导—整改—反馈”闭环机制开展工作,实现官渡区河湖“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管护目标。
在推进官渡区美丽河湖建设中,截至目前,官渡区完成新宝象河(广福路至入湖口)、大清河(六甲乡特大桥至河长林)、老宝象河(官渡街道段)省级美丽河道申报工作;盘龙江(官渡区段)、大清河、老宝象河、新宝象河、小清河已评定为市级美丽河道;金汁河、虾坝河评为区级美丽河道。目前正计划开展2023年美丽河道建设工作。
水质好是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最朴素的追求,下一步,官渡区将继续抓实河长巡河履职,提升全区水环境质量,确保14条入滇河道水质达标。继续抓好2023年官渡区美丽河道、绿美河湖建设和申报工作,扎实推动“党建+河(湖)长制在全区各条河道实施,做好昆明市人大对官渡区河长制督察提出问题整改工作,协助区人大、区政协对全区8个街道河长制督察工作。(熊楠、王正鹏)
来源:官渡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